西部网 商洛数字报
今天是

黄当宏:天山脚下的掘金人

来源:商洛日报
发布日期:2020-05-10 11:23:10
37189
发表于陕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八五”期间有突出贡献先进个人、中国改革百名新锐人物、中国经济诚信之星、第十七届联合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国际和平使者”、中国优秀企业家、新时期“创业模范”、中华十大杰出企业家、“中国骄傲”十大新闻人物……这些荣誉都属于黄当宏。1989年冬天,黄当宏从洛河边来到天山脚下的茫茫戈壁,一个黄金人的梦就此铺开。
  从洛河到天山 

fa53fc280bd3239e45c30a06f0050292_img_424_717_307_192.jpg

黄当宏(左)在第十七届联合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中被授予“国际和平使者”称号

从灵口镇北过洛河,向东北翻过七沟八梁20多公里,是几条深潜于大山之中的沟壑,东与河南灵宝的朱阳镇、卢氏县的木桐乡接壤,上寺店就在两条沟谷交汇的地方。在灵口镇到上寺店公路未修通之前,上寺店人到镇上赶集得走一天。尽管2011年之前这里曾设上寺店乡,但是如果要在洛南找一个山大沟深、偏僻辽远的地方,上寺店当仁不让。 

因为地处深山,上寺店的冬天格外寒冷。在1962年那个同样寒冷的腊月天,黄当宏出生在这里的一户农家,和腊月天一样寒冷的还有农家人缺吃少穿的日子。一个本就艰难困苦的农家,又多出一个张口吃饭的娃娃,叫人如何是好?无奈之下,父母决定把这个刚刚出生的孩子送出去,给他留一条活命。这样,黄当宏就被送到了养父母家。养父母家的条件相对好一点,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养父懂得让孩子好好读书。“要想过好日子,就要多读书。”这是养父经常对他说的话。因此,虽然山高路远,虽然童年世界被厚厚的大山围困着,但是读书却给他打开了另一扇门。 

在因为几分之差而和大学失之交臂后的1982年,黄当宏做了村里的临时教师,同时还兼任上寺店乡文化站站长。微薄的收入和封闭的环境如何能留住一个喜欢读书、总想往外面世界的热血青年?于是,4年之后,他毅然辞去教师工作去了金矿,做了一个钻坑洞的矿工。他没有想到,这次贸然出走便再也没有走出矿山,他的人生便由矿山来书写。 

河南省灵宝市的苍珠峪金矿,是他黄金人生的第一站。在金矿,因为聪明伶俐又能吃苦,从技术到管理他一样样地学,而且因为读书多又能写文章,很快便脱颖而出,先后任成本核算员、矿办主任、供销会计等。1988年7月,他又到秦岭深处的洛南县陈耳金矿负责基建工作。 

虽然在金矿干得顺风顺水,待遇也不错,但是对于总是想去外面世界闯荡的黄当宏来说,这里的天地似乎还是太小。 

恰好这个时候,他得到了遥远的新疆吉木萨尔县金矿面向社会招聘管理人才的消息,于是悄悄写了一份简历,塞进信封,寄了过去。不久,新疆向他发来了邀请函。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北100多公里的准噶尔盆地东部的卡拉麦里(卡拉麦里,哈萨克语意为“黑油油的山”),地下沉积着厚厚的煤层,煤层在亿万年燃烧中堆积形成侏罗纪岩层,因各地质时期矿物质含量不同,使这儿的岩层山丘呈赤红、暗紫、蕉黄等各种色彩,还夹杂着黄白黑绿,呈现出五彩斑斓的雅丹地貌,因而,这里是闻名遐迩的“火烧山”“五彩湾”景区。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的五彩湾,当时已开发出继克拉玛依之后的准噶尔盆地第二个大油田。 

1989年11月,26岁的黄当宏站在准噶尔盆地边五彩湾的路口,和老家洛河边的青山绿水比起来,戈壁滩冬日的荒凉苍茫和严寒酷冷超出了他的想象,美丽的五彩湾和他即将到任的新疆吉木萨尔县金矿隐没在弥漫的风沙中。

刚刚来到这里的黄当宏,其人生会如这五彩湾一样斑斓多姿吗? 

天山脚下的传奇 

位于茫茫戈壁的吉木萨尔县金矿,在黄当宏上任的1989年是个早已陷入困境的矿山企业。这正是吉木萨尔县面向全国招聘管理人才的缘由。 

  虽然在矿山工作仅仅几年时间,但是好学上进的黄当宏学到了他能够学到的一切,这便是他施展身手的资本。他任金矿的办公室主任,在摸清了吉木萨尔县金矿的现状以后,黄当宏的结论是:要让金矿起死回生,做强做大,首先得从管理做起;而管理要跟上,规章制度是前提。于是,他从金矿实际出发,从小处着手,覆盖全局,抓大放小,理清头绪,对症下药,推出了一系列新的规章制度。在矿长的全力支持下,新的规章制度全面实施,一个管理松散、无章可循因而一盘散沙的企业很快步入正轨,黄金产量和经济效益逐年递增。短短几年时间里,金矿固定资产由他到任时的167万元增至3000多万元,黄金产量由当年的50公斤升至250多公斤,经济效益由上任之初的不足百万元提高到1000多万元。职工生活设施和福利待遇极大改善,人均工资由1994年的每月500多元提高到1200多元。一个陷入困境的小型企业很快发展成为新疆黄金生产的中型企业。 
  吉木萨尔县委副书记王仲和对这个来自陕西的山里娃竖起了拇指:“人才,真是难得的三秦俊才。” 
  从办公室主任做起,然后是生产科长、副书记、副矿长,1995年3月,吉木萨尔县委和县人民政府正式任命黄当宏为金矿党支部书记和矿长。上任后,他大胆改革,实行全面绩效承包责任制,亲自起草并签订了与各生产单位的经济承包合同,建立了矿部、车间、班组三级管理体系,将成本指标及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层层分解到车间、班组、个人,“超支自负、节约归己”,使各层次生产者的利益清晰,职工当家理财的作用得以发挥,节约了费用,提高了效益,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企业面貌焕然一新。 
  黄当宏是苦出身,他知道作为一个矿长,既是决策者、指挥者、领军者,又该是实干者。这样的人,职工才信得过。 
  1995年春节天寒地冻之时,正是27号矿点安装井架的时候。黄当宏当仁不让,整整一个星期,和职工一起在高耸入云的井架爬上爬下,脸耳冻得肿胀,双腿几乎失去知觉,但井架顺利架设完工,保证了矿石的正常开采。职工们真不敢相信,与他们一起吃苦受冻的竟然是一矿之长。 
  这一年的夏天,矿点出现采运失调、矿石贫化、选厂矿石严重缺失的状况,严重影响生产。黄当宏当机立断,带领机关后勤人员来到矿山一线,在半个月里硬是在乱石堆中用手捡选矿石尾砂、矿石3000多吨,既缓解了矿石供应不足、矿源紧缺的矛盾,又节约了采矿成本。 
  这年8月,黄当宏偶然间获悉原奇台县南明水金矿欲廉价出售180吨精金粉。为了增加企业的外围收入,黄当宏果断决定购买这些精金粉。他带着20多名工人来到奇台县,装袋、搬运,短短时间内,带给企业的是20多万元的净收入。 
  但是,从奇台县回到矿上后,浑身乏力的黄当宏以为自己只是感冒了,到矿点准备下井,突然胃疼难忍晕了过去。醒来后,大口大口地吐血,吐了大半盆,随后在吉木萨尔县医院紧急抢救,才捡回了一条命…… 
  在他担任党支部书记和矿长的1995年,吉木萨尔县金矿在黄金产量和经济效益上实现了史无前例的跨越:全年完成黄金产量1530963两,产值达229.6万元,实现利润60万元,固定资产增值98万元,分别比1994年增长了34.8%、9.1%、61%。 
  金矿环境恶劣,要留住人才,让职工有归属感,就必须改善厂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留住人心。他改善办公环境、生活条件,新建办公楼,修澡堂,装暖气。为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他先后在吉木萨尔县城建起48套住宅楼,在县城繁华地段修建楼房,楼上开设宾馆,楼下门面办起小商品批发市场,解决了一大批职工家属的就业。 
  1997年9月,因出色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成绩,他被调到武警黄金十五支队天格尔金矿担任矿长。 
  天格尔金矿在乌鲁木齐市北20多公里的乌鲁木齐县永丰乡,比他初到的吉木萨尔县金矿状况更糟:五易矿长,资金匮乏,厂房简陋,企业连续3年亏损,已停产半年之久,且外欠债1700多万元,全部资产将外债抵消还差47万元,是一个千疮百孔、满目疮痍的彻头彻尾的烂摊子。他走进金矿的那天,将金矿大院围得水泄不通的就是120个讨债人。 
  没有困难,要他黄当宏来干什么?他首先要做的就是恢复生产。为此,他做了两样事:充实和更新设备,找矿探矿。可黄金部队经费紧张,连启动资金也没有,如何充实和更新设备?黄当宏拿出在吉木萨尔县金矿的6万元奖金,又从朋友处借了5万元,去维修设备;又从矿山矿渣中精选出6000吨矿石,从海拔3800米的冰山拉回来,想方设法维持正常的生产运转。 
  金矿唯一的矿石来源是31号矿脉,但是资源已经枯竭,金矿面临的是无米之炊的窘境,怎么保证生产?黄当宏当机立断:探矿。凭着国家提供的一点有限的探矿资金,他和职工一头扎进海拔3800—4100米的冰山上。这里高寒缺氧,接近生命禁区,且山体坡度为50至70度。从山下到探矿点约10公里,山上没有任何植被,全是碎石,连羊肠小道也没有,但这儿是12号矿脉所在地,就得在这里搭起帐篷,安营扎寨,还要肩扛背驮地运设备、修道路、钻探勘测。一些机械只能拆成零件搬运,一台设备从山下搬上来,10公里的路得走7天,那不是在走,而是一点点地挪。在荒无人烟的冰山上探矿,是怎样一种难于想象的艰难?不说人肩扛背驮付出了多少,探矿期间仅毛驴就累死了3头。而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探矿,一晃就是2年。 

fa53fc280bd3239e45c30a06f0050292_img_514_1076_478_351.jpg

黄当宏(左二)在探矿途中

1999年,矿源探明了,还要修10公里的路。修路可是容易的?需要资金。当时矿山建设、启动生产的资金总共只有230万元,还不算购置设备、坑道开挖、职工公寓改造。而按照当时的成本,仅修建10公里的盘山路,这230万元都不够。没有资金,开工前两个月,修路的民工因适应不了高原反应纷纷离开。黄当宏犯愁之际,曾在他手下工作过8年的湖南李氏三兄弟找到他,要找活儿干。他如实相告,这里极度困难,待遇低,还没钱。三兄弟不约而同地说:“我们是奔着你来的,跟着你踏实,吃不了亏的,钱先欠着,干活。”就这样,三兄弟找来老乡,组成一个施工队,和矿工们吃冷馍、睡羊圈,修好了这条路。 

路修好了,面对险峻崎岖的山道,没人敢上去开车。黄当宏说:“我来!”他开上部队的老三菱车,往返多次,司机们的心才踏实了,才敢开着车子上路。 

山上放羊的哈萨克大叔感慨地说:“在这冰山上探矿、修路,真是奇迹,前无古人啊!” 

2000年底,探明黄金储量10.076吨,为企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奠定了资源基础,停产的金矿终于恢复正常生产,步入良性运营,黄金产量和经济效益逐年递增,年产值2500多万元,利润1000多万元;企业净资产由上任时的负47万元增长到3766万元,净增3813万元,偿还了2100多万元的全部债务,减轻了武警黄金部队多年来的压力。 

管理出效益。黄当宏的理念是:唯有管理,企业才能拥有生存的支点,才能健康发展。在生产步入正常运行之后,黄当宏提出“资源是命,管理是钱”的经营口号。为此,针对原矿品低、运输远、投入大的现实情况,先后制定了56项规章制度,采取对每克黄金成本细化分解的办法,使班组的生产消耗与产品成本挂钩、工资挂钩,继续实行“节约归己,超支自付”办法,生产成本大幅下降,每吨矿的成本降低了75元,年创利润210多万元。 

2001年,武警黄金第十五支队新疆天格尔金矿划归中国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又于2004年5月重新组建新疆宝鑫矿业有限公司,黄当宏出任董事长。这是他来新疆的第12个年头。 

在宝鑫矿业有限公司,他立足当下,着眼长远,为加快推进黄金产业的工业化步伐而提出“一年打基础、二年大发展、三年见成效”的企业发展目标,并大刀阔斧朝着目标奋斗,先后收购兼并停产4年之久的哈巴河县多拉那萨依金矿和托库孜巴依金矿。同时,加大科学探矿,黄金储量大幅增加,从接收时的600公斤增加到28500公斤,矿区面积由8平方公里扩大730平方公里,分、子公司遍布全疆5个地州6个县市,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生产能力由上任时的采选500吨/日扩大到1500吨/日,形成了以金铜为主兼顾其他矿种、集地质勘探、采矿、选矿、冶炼为一体的国有矿业集团公司,黄金产量由109公斤上升到1200多公斤,一举扭亏为盈,连续3年实现利税8700多万元,2010年利润突破1亿元大关,同比增长了100.92%和150%,总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 

而他的步子从来就没有停下来。 

2006年,他又成功收购了倒闭10年之久的巴里坤县索尔巴斯陶金矿,一年多后,这家金矿企业死而复生,黄金储量由接收时的500多公斤增加到26123公斤,净增25623公斤,潜在经济价值95.36亿元。2007年建成了一座日采选生产能力200吨、堆浸20万吨的黄金矿山企业,年产黄金200多公斤,产值3000多万元,实现利润800多万元。2013年,又筹建总投资2.5亿元、日采选生产能力2000吨的大型黄金规模企业,年处理矿石63万吨,年产黄金1.6吨,年产值4.8亿元,实现利润1.5亿元,力争使该公司跻居全国十大黄金公司行列…… 

从2005年到2015年,他除了担任新疆宝鑫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外,还任灵宝黄金股份有限公司(香港上市公司)副总经理、新疆昱源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巴里坤县宏泰矿业有限公司总经理;2017年3月,任巴里坤县宏泰矿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人生还有多少路要走下去,还有多少传奇需要书写? 

不忘初心 

  2017年,55岁的黄当宏决定在老家灵口上寺店拆老屋盖新房,遭到妻子和孩子的一致反对。黄当宏和妻子长居新疆乌鲁木齐,儿子在西安。在山高水长、遥远偏僻的上寺店盖房子,谁来住?白花钱。但是黄当宏却一意孤行。他的理由是:人漂泊,根犹在;官再大钱再多,无根便无所有;生于斯长于斯应不忘斯,建一所房子在老家,便是留住根、留住故土乡愁的最好方式。 

而留住故土乡愁,还有另一种方式:为家乡做事。这也是他几十年来一直在做的。 

  但这些事,他一直在做却从来不说,因为他不爱张扬。所以,我们只能从媒体的报道中窥其一二。 
  2013年11月,新疆的报纸报道说爱心企业家黄当宏捐资200万元为家乡修通村路;2014年,一篇同样来自新疆的报道中说,黄当宏先后向新疆哈巴河县、吉木乃县、巴里坤县、乌什县以及洛南老家捐款捐物累计160多万元。 
  2019年10月14日《商洛日报》有篇《爱心人士回乡设助学基金》的消息中说,黄当宏个人每年捐赠4万元设立灵口中学“当宏励志助学基金”,用于表彰家庭贫困、成绩优异的学生和敬业奉献、业绩突出的教师。

本文来源:商洛日报作者:刘剑锋

我要说两句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