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 商洛数字报
今天是

拜立平:一位群众眼里的好支书

来源:商洛日报
发布日期:2020-10-05 10:46:19
44065
发表于陕西

“快!快!赶紧打电话叫救护车!”人群中发出急切的催促声。 
  “拜支书,您醒醒,救护车马上来了!”村干部抓住拜支书粗壮的双手不停地呼叫,额头滚落出黄豆大的汗珠子。 
  4月17日中午,在苏维埃政府成立的红色革命根据地山阳县小河口镇袁家沟口村,发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村支书拜立平突然发病,失去意识。 
  恐慌的人群中,有的人不停地抹眼泪,有的人双手捂脸无声抽泣,有的人则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拜立平,一个近2000人口的山村的“主心骨”,突然倒在工作岗位上,这突如其来的打击,怎么让人能接受这是事实呢! 
  把群众装在心里 
  “拜支书这人,没有啥说的,群众有大事小事,他都第一时间赶到帮忙解决。”72岁的老党员彭义贵提起拜立平病倒之事,头摆得和拨浪鼓一样,叹息这对袁家沟口村是个损失。 
  袁家沟口村地处秦岭山区,有“陕南小延安”之称,1935年2月17日,鄂豫陕省委在山阳县袁家沟口村主持组建了游击师游击队。1935年2月18日,袁家沟口成立鄂陕第四游击师。1935年4月上旬,著名的“袁家沟村伏击战”被载入红二十五军军史。 
  红色革命老区,传承红色革命作风。在拜立平身上,积善成德的胸怀和高风亮节的坚贞,让乡亲们无比敬仰。 
  “拜立平工作认真的程度,我们村干部谁也做不到。”59岁的村文书杜仕贵说,“他人很正直,没白没黑地工作,不管啥时候,都把群众装在心里头。” 
  从2003年开始,拜立平就当上了村主任,他与初中同学杜仕贵为同一个梦想,并肩战斗了近20年。“他没有私心,就是要带领群众摘掉穷帽子,没有料想到出了这事。”杜仕贵伤感的无法讲述。 
  “拜立平前段时间为了规划村上的花椒基地,连续几日劳累,4月17日中午去灶上吃饭时,坐了3次凳子,都没有坐上去,差点摔倒在地,他刚说了一句‘我头疼’,就再也说不了话了。”村委会副主任张水坤回忆当时的场景,“他手捏不住筷子,监委会主任就给喂饭吃,才喂了几口就昏迷了。” 
  现任村支书曾猛说,情急之下叫医生来量血压,拜支书低压134,高压191,一边叫救护车,村上一边派车往县城送。“他本来就患高血压,一直没有时间看病和住院,药都记不得吃,几次把吊瓶提到办公室,一边打针一边工作。”曾猛声音低沉。 
  “没有办法,他把工作看得比家里任何事情都重要,一天到黑见不到人,一年半载也不给孩子打个电话。”拜立平的妻子郭秀梅说,“亲戚家里有什么事情,他从来都没有去过,我说哪怕请半天假露个面,他觉得村上的事情实在走不开,让我去代表行个礼就可以啦,为此亲戚之间的关系都出现了裂痕。” 
  两委会距拜立平的家只有400米,妻子早上起来喝些白开水,然后做好饭。拜立平总是急着盛半碗饭,狼吞虎咽地吃完就走了。“中午在村上吃一顿饭,晚上很晚才回家,我总担心这样下去迟早会拖垮身体,没有想到这一天真的来了。”郭秀梅低头抽泣着。 
  对于父亲突然病倒,拜立平的儿子拜密悔恨交加:“我们家一直很穷,过去住3间土房,我在外打工几年,前年刚盖了楼房,不让我爸当干部,要他跟我一起进城带孩子,他硬是不愿意,没想到今天就成这样了。”杜仕贵说,“今春疫情期间,他早上7点第一个进办公室放广播,宣传防护知识,晚上搭个帐篷坚持值守,让其他村干部都回家休息。” 
  只爱别人不爱自己 
  其实,拜立平比谁都清楚,自己的病需要长期服药,更需要劳逸结合。而他拼命三郎的工作狂劲一旦激发,八头牛都拉不回来。 
  2018年拜立平患脑梗在县城住院,医生说最少需要治疗半个月,他只住了6天,就急着出院回村上上班。郭秀梅说:“那电话多得白天晚上不停地响,我都想把手机给关了,但他说村上的事情大,不能耽误,伸手就把手机夺过去。” 
  就这样,提了一袋子药,拜立平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可谁知道,一年零八个月,他连药动都没有动过。”郭秀梅的泪水滴落在衣衫上,“村委会旁边就是卫生室,他骗我说每两天量一次血压,都正常着。起初我信以为真,后来我去问医生时,才知道他连一次都没有量过。” 
  为了工作,拜立平经常给妻子撒谎。去年装修房子时,他中午不回家,不是说开会,就是说上级检查。后来妻子才知道,他怕回家装修干活一时走不开,耽误了村上的工作。 
  “儿子不在家,拉料的车来了,我一个人卸车,连个帮手都没有。”郭秀梅说,“儿子都不相信他爸不回家,不干活。” 
  为此,郭秀梅与拜立平没少吵过架:“你就当个村支书,比大领导还忙,啥时候操心过家里的事?” 
  “村上事情多,当支书就和一家之主一样,啥事情都得带头走在前头,请理解我的工作。”拜立平心平气和的态度,让郭秀梅既愤怒,又心生怜悯。 
  拜立平的女儿在外打工,郭秀梅经常在城里带外孙,偶尔回到老家,3岁的小孙女见到外爷就哭:“我不喜欢爷爷,不和爷爷玩,他不回家,也不给我买好吃的。” 
  拜立平的节俭朴素在村上出了名。据杜仕贵讲,有一次开会,通知要求参会干部统一穿白短袖,而拜立平只有一件反复洗了穿、穿了洗的长袖衬衣,实在没有办法,他就把袖子挽到胳膊弯当短袖。 
  看着病床上不能说话的丈夫,郭秀梅早已泣不成声:“他平时特别节俭,去县上领了几次奖,都是借的衣服,不是大了就是小了,我让他买一身,他说经常在家用不着。这下花了16万元,做了两次开颅手术,人还丧失意识!” 
  商洛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大夫薛胜祥介绍,拜立平二次入院时一侧瞳孔散大,脑疝形成,手术后右侧肢体瘫痪,需继续住院康复治疗。 
  “在山阳县医院手术抽了24毫升血,第三天就出现病危症状,赶紧送到市上,手术从20时一直做到凌晨4时,抽了60毫升血,医生取下一块颅骨拿给我看时,我一下子就晕了过去。”郭秀梅至今心有余悸,“他一心扑在工作上,村里老人小孩他都爱,就是不爱惜自己。现在只要能留一条命,我们母子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救他,哪怕是植物人!” 

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 
  如今的袁家沟口村,天蓝水碧,林密树茂,田间产业成块连片,一条条水泥路通组串户,家家白墙灰瓦,村庄一派生机。 
  村美了,民富了,拜立平却倒下了!乡亲们隔三岔五打电话、发微信问候病情,他们以各种方式祈祷积善成德的拜支书,用真实的故事传颂拜立平这位“实在人”。 
  “没有拜支书为我操心,我都脱不了贫。”邻居张自云感动地说。 
  张自云是一个贫困户,身体患病不能干体力活。拜立平见面就嘘寒问暖,硬是帮助张自云养了30箱蜂。“去年产了200多斤蜜,卖了一万多块呢!”张自云说。 
  去年腊月,村上水管堵塞,几十户人家的水龙头像掉线一样,接一桶水得半天时间。拜立平坐立不安,从蓄水池一直排查到每家每户,他带头对输水管道进行开挖维修,直到春节前四五天才彻底修好。 
  “说实在话,天寒地冻铁镐挖在水泥上直冒火花,大家都想着过年要遭罪了,谁知道拜立平有那么大决心,解决了全村人的吃水问题。”五组村民韩万稳佩服地说,“拜立平说干就干,他不依靠政府,多年来养成自力更生的习惯。” 
  韩万稳还说,拜立平对工作兢兢业业,没有私心,为了群众脱贫致富多方争取项目,进村入户帮扶,忙得连饭顾不得吃。“有好几次,看见他抱着桶桶面,一边走路一边吃,油汤都滴落在衣服上。” 
  有一年深冬,村上一户人家过丧事,担任总管的拜立平凌晨5时就赶到,他在烤火时,清理卫生的村民不小心将麦草与灭害灵扫到火堆旁,爆燃的大火烧伤了拜立平的脸。“医生说得住院一个月,还没有到10天,他让我给买了口罩、帽子戴上,急着出院回到岗位上工作。”郭秀梅仍然记忆犹新。 
  几年来,一个近2000人的袁家沟口村,由靠天吃饭解决温饱,变成了交通便捷、产业蓬勃、生活富裕、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目前,全村发展木耳220架,种植丹参146亩,养蜂240箱,建设光伏电站41.2千瓦,新建养兔场一座,养殖伊拉兔720只…… 
  “拜立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工作岗位上,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用自己的心血和大爱书写华章,一个个贫困户在他的带领和政策帮扶下脱了贫,而他却累倒在病榻上,他是我镇优秀共产党员,模范村支部书记,也是我们袁家沟口村红色革命根据地一座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小河镇党委书记史天啸说。

本文来源:商洛日报作者:李军 张宏

我要说两句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