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 商洛数字报
今天是

柞水县:啃下最后“硬骨头” 决胜小康“收官战”

来源:陕西学习平台
发布日期:2020-11-03 08:48:18
19673
发表于陕西

这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攻坚决战——79支“四支队伍”、3266名帮扶干部积极投身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与贫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全面打响了一场上下一心、众志成城的脱贫攻坚大会战。

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减贫实践——脱贫攻坚号角吹响以来,柞水县13406户42088人摆脱贫困,51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44.04%降到0.91%。

一条条平坦的硬化道路进组到户,直通农家;一片片新建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小楼林立,环境如画;一个个富民产业项目扎根农村,日益壮大……2015年以来,柞水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和头号民生工程,精细绣花、精准施策,全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使曾经的穷乡僻壤逐步变成金山银山。

兴产业 铺就坚实致富路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只有发展产业,才能实现稳定脱贫。然而,柞水境内山大沟深,人均耕地不足1亩,产业基础薄弱、农业“散小弱”一直制约着脱贫致富的进程。

为此,柞水结合资源禀赋和群众生产习惯,将木耳确定为全县脱贫攻坚主导产业,充分发挥区位、旅游资源优势,依托全省唯一医药上市龙头企业,把乡村旅游、林下经济作为“两优”产业,在全县三大流域布局“一主两优”产业,形成了一个流域一个特色脱贫产业的发展格局。

没有精准的政策支持,产业扶贫就不能打开局面。“缺资金就帮忙办贴息贷款,缺技术就组织开展技术技能培训,缺销路就建好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我们想尽一切办法支持贫困户发展产业。”下梁镇胜利村第一书记伍晓刚对症下药,解决了贫困群众的一个又一个产业发展难题。

“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是真的富。”柞水把带贫益贫作为重中之重,大力推行“借袋还耳”“借棚还耳”的“两借两还”发展模式,深化“借苗还种”“借仔还猪”“借鸡还蛋”等借还方式及乡村旅游“四联”模式、中药材订单化种植,积极构建紧密多元的利益联结机制,将所有贫困群众镶嵌在产业链上,实现了村村有项目、户户有产业、人人有收入。

经过几年苦干实干,柞水发展木耳村52个、代料食用菌1.5亿袋,建成木耳大棚1500个、年产2000万袋的菌包厂5家、木耳分拣车间10个,建设连翘等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15.85万亩,建成农家乐集群9个,10213户贫困户均有1到2个中长期产业项目。

带就业 鼓起群众钱袋子

就业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近年来,柞水认真落实就业创业优惠政策,积极推行“三建三带”就业扶贫模式,创新“六个一批”就业帮扶举措,全面摸清贫困劳动力的就业意向、培训意愿和劳动技能等信息,并采取“一户一策、一人一案”举措,“量身定做”政策咨询、用工信息、技能培训、劳务对接、权益维护等服务,精准、定向、有序组织贫困劳动力输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611人。

同时,柞水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加快就业扶贫基地、社区工厂建设,鼓励重点企业招工和重大项目建设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累计认定就业扶贫基地19家,带动就业1036人;认定社区工厂9家,带动就业289人。针对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三无”贫困劳动力,开发扶贫类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730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柞水大力实施就业创业技能提升工程,推出“订单式”培训,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每人掌握一项技能。大力开展市场紧缺专业培训,围绕目前市场紧缺的家政、养老服务、托幼、汽修等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探索开展电焊工、服装加工、手工编织等“委托式”培训,加强后续就业服务。

扶上马,再送一程。柞水成立村级劳务队79个,推行“党支部+村集体经济组织+劳务工作队+贫困劳动力”就业模式,通过村级劳务工作队承接劳务项目,统一提供服务、组织务工,将无法实现转移就业的留守贫困劳动力捆绑在就业链条上,带动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持续增收。

增动力 志智双扶拔穷根

曾几何时,“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是制约柞水发展的“老大难”问题。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柞水通过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帮助贫困群众转变落后观念,破除“等靠要”思想,激发他们摆脱贫困的信心和斗志;通过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帮助贫困群众提升脱贫致富的能力,恢复贫困群众自身的造血功能;通过扶正气、扶民风、扶美德,广泛弘扬传统美德,大力培育新风正气,为精准脱贫提供道德滋养。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柞水大力开展“教育引导、规范约束、移风易俗、文明创评、公益救助、司法保障”等六大行动,积极培育“自强励志型、诚实守信型、文明有礼型、崇德厚朴型、互助友爱型、遵纪守法型”等六型农民,创新推行“一约四会”“红黑榜”“爱心超市”等工作措施,有效激发贫困群众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柞水创新开展“1+1乡村院落汇”活动,通过宣讲员送政策、文艺队激活力、示范户传经验、贫困户谈打算、文明办讲礼仪、法律工作者讲法规等方式,向千家万户传思想、传政策、传道德、送文化、送技能、送服务,激发广大群众向上向善、不等不靠实现脱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每个贫困村的变化不仅是村容村貌的改善,道路的畅通,更重要的是村民精神面貌的改变。”营盘镇秦丰村第一书记说,“以前村民们在一起经常聊的都是家长里短,现在都在讨论怎么种植、如何养殖,到外地学哪门技术,打什么工收入比较高。这样的转变,值得欣喜。”

强保障 综合施策稳根基

一项项民生工程,得到群众的认可与支持;一件件民生实事,如一缕灿烂的阳光,温暖着千家和万户。

柞水县委、县政府坚持目标聚焦、力量聚合、落实聚力,以“过筛子”方式和与问题“对着干”的态度,集中力量解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饮水安全、住房安全等领域的问题,压茬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为贫困群众稳稳地“兜住”幸福。

“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孩子。”柞水成立9个教育扶贫尖刀班,发挥“七长”作用联合劝返,编制“送关怀、送社团、送方法、送资金”四大套餐,解决贫困学生就读困难,几年来,全县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因贫辍学、无农村家庭因学返贫。

为了啃下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硬骨头”,柞水组建了“2+2+1”模式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82个,对贫困慢病患者实行签约服务,全力救治大病贫困患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大病救治率、贫困人口参合参保率均达100%。

对于冯新年一家来说,最大的“获得”就是家里通自来水。柞水县通过争取项目、县级配套、乡村自筹等方式,大力推进安全饮水全覆盖,彻底结束了手提肩挑吃水的历史。

柞水把易地搬迁作为脱贫攻坚“重中之重”来抓,安置了易地扶贫搬迁对象2979户11555人,在解决好贫困群众搬得出的同时,更加注重稳得住、能致富的系列后续服务,通过公益性岗位、技能培训、扶志扶智等扶持办法,为搬迁对象的后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筑路网、架电网、筑讯网,一个个扶贫项目打通了群众脱贫发展的血脉。实施公路建设项目281个,实施电网改造项目96个,建成通信基站774个,全县无线通信、电视信号、光纤到村实现全覆盖。

“村庄美了”“道路通了”“孩子上学不愁了”“看病方便了”“收入稳定了”,群众口中一句句简单的话语,成为脱贫攻坚取得实效的最好诠释。

说的是实话,道的是真情。产业帮扶、转移就业、易地搬迁、医疗救助……一项项精准脱贫政策在柞水的山山水水间落地生根,上学难、看病难、出行难、就业难等一系列困扰群众生产生活的问题都迎刃而解,开启了群众幸福的新生活,改变了昔日的贫穷图景,也振奋着贫困群众的精气神。


本文来源:陕西学习平台作者:周雯

我要说两句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