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 商洛数字报
今天是

朱逢喜:扎根乡村的“土记者”

来源:商洛日报
发布日期:2022-02-17 15:27:58
239056
发表于陕西

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因为爱好新闻写作,在新闻采访的路上奔走了40多年,采写的新闻稿件发遍了各类省市媒体。他撰写的新闻稿件语言通俗易懂,叙述客观准确,渗透着乡间泥土的气息,不仅得到读者的喜爱,而且受到新闻媒体的青睐,使他成为多家媒体的通讯员、特约记者。他就是山阳县高坝店镇井冈村的朱逢喜。 

2021年12月的一天,记者来到了山阳县高坝店镇井岗村,步行翻过一个山岭,沿一条小河而上走了约5公里山路,在铁炉沟深处的两间老土屋里,见到了朱逢喜。 

酷爱新闻写作的山里娃

朱逢喜原名朱封喜,1954年1月24日出生于高坝店镇原南家垤村铁炉沟一个普通农家,是个土生土长的山里娃。 

初中毕业后,朱逢喜回家务农,因爱听广播、看报纸,爱上了新闻写作。1980年3月,他参加了县上的通讯员培训班,学习了新闻写作的基本要领。为了学好新闻业务,他把借来的《新闻采访与写作》看了一遍又一遍,最后干脆抄录下来继续学习。同时,为了提高自己的新闻写作水平,坚持深入基层一线采访。给媒体投稿时,他改名为朱逢喜,笑言是为了让自己在新闻采访的路上出行平安,遇难有救。 

be8ad2b75c9c0d09114e5b355445693a_img_514_197_477_358 (1).png

朱逢喜在老家竹林

朱逢喜第一次采写的新闻稿件《故乡办校赤子捐款》《管支书带领民兵帮特困户重建家园》等稿子被县广播电台播出,又被《西北民兵》刊用,增强了他写稿子的信心和勇气。一次,他到漫川关镇采访,走到箭河村时,遇到一位卖柴老人。老人说,时任县委杨书记到漫川检查工作时得知路旁庄稼棚里死了一位老人,立即掏出500元现金交给村干部,再三嘱咐他们买副棺材将老人安葬。朱逢喜听到后喜出望外,立即赶到料理老人后事的村干部家采访,一口气写出了新闻稿《七品县令掏现款安埋孤寡老人》,很快就被县广播电台和省级媒体采用。 

1992年夏季,他到漫川关镇采访,听当地一群众讲,猛柱山村高山上住着一位60多岁的老人,名叫徐启霞,丈夫因病去世,家里的房屋遭水灾冲垮,她和两个智力低下的儿子住在岩下的观音洞里,三块石头支个锅,煮吃野菜充饥。副镇长杜华玉下乡扶贫时发现了这个情况,同书记、镇长一起到县上为老人争取救助款,组织当地干部群众为徐启霞家盖起了两间新瓦房。朱逢喜采写了《墙倒屋塌母子住岩洞,镇长为其盖新房》的新闻稿,刊登在《陕西农民报》上。从那以后,他采写的新闻稿件不断被省市媒体采用,先后30多次被县委宣传部等部门表彰,并被几家报刊聘为通讯员、特约记者。 

用脚丈量家乡土地的新闻苦行僧

朱逢喜家境贫寒,20世纪90年代初,他上有70多岁、常年疾病缠身的父母,下有一对正在上学的儿女,累计借贷上万元而无法归还。为了给家里增加收入,他在春秋两季种完庄稼后出外打工,空闲时间仍不忘采写新闻稿件。 

打工期间,朱逢喜经历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磨难,但他凭着对生活的一腔热爱,硬是坚持了下来。 

原《经济日报》记者庹震说,新闻是记者用脚丈量出来的。这话用在朱逢喜身上恰如其分。为了采写新闻,朱逢喜不辞劳苦,一个背包、一支笔、一个采访本、一双黄胶鞋,就是他的全部“行头”。他的采访没有工资,完全是他的自愿。他没钱坐车,外出全靠着一双铁脚板长途跋涉。40多年来,他用一双脚几乎“丈量”完了山阳的山山水水,已记不清穿坏了多少双黄胶鞋。他经常背上干粮,一走就是十天半月,走到哪住到哪。背的干粮吃完了,就采摘野葡萄、山桃等野果子充饥,口渴了就趴在河边喝几口水。家里两间破烂的土房快倒塌了,两个儿女未读完初中就外出打工……面对那么多困难,他毅然坚持行走在新闻采访的路上,无怨无悔。 

1993年秋天,朱逢喜去莲花、松坪等乡镇采访,途经七里峡时,忽然听到山坡上有咚咚的响声,抬头一看,几块巨石正冲他砸来,情急之下,他往石壁上一贴,巨石从他身边飞驰而过,落在河床上,把河滩砸出一个直径一米多的大坑。1994年夏天,他去延坪乡采访,过靳家河时突发洪水,他被卷入洪水中,拼尽力气才游了出来,死里逃生。2021年春季,他去漫川关、天竺山等镇采访结束后,坐邻居的摩托车回家,摩托车在山路上翻倒,压在他身上,致身体多处重伤,邻居把他送到当地卫生院,为了省钱,他在村卫生室经过5个多月治疗才完全康复。 

朱逢喜酷爱新闻写作,他不拿国家一分钱的工资,没有手机、电脑,稿件全凭手写。因为他的稿件大多采自偏僻的山乡,所以很少被职业记者抢先。凭着这份热爱和执着,朱逢喜虽年过花甲而不悔。记者问他:“你年纪大了,准备啥时候‘退休’安度晚年?”他笑着说:“只要生命不止,我都要行走到底!” 

be8ad2b75c9c0d09114e5b355445693a_img_10_779_492_369.png朱逢喜到农户家采访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40多年来,朱逢喜采写的新闻稿件被市、县媒体采用1万多件,被中省级报刊、电台、网站采用2000多件。在网上搜索他的名字,署名为朱逢喜的消息、通讯很多,令人目不暇接。他采写的稿件以短消息为主,也有通讯,都格外鲜活,像刚从河里捞起的鱼儿,活蹦乱跳,又像刚从菜园里拔起的小葱和萝卜,带着晶莹的露珠和泥土的芬芳。记者问他为什么爱上新闻这一行,他说;“记者是神圣而光荣的职业,宣传党的富民政策,弘扬基层的先进事迹,反映农民群众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这是我应尽的职责。” 

“干啥就要不怕别人笑话,耐得住寂寞”

朱逢喜中等身材,面色清瘦,温和的目光里透着善良和自信。他走起路来像一阵风,看起来像50岁的样子,让我无法相信他已是60多岁的人。 

冬天的铁炉沟,小桥流水人家,枯树衰草西风,满眼萧瑟。山谷很静,只有清可见底的小河流水不知疲倦地唱着歌。朱逢喜家的两间老土屋坐落于大山下的小河边,周围翠竹环绕,流水潺潺,让这个山谷里有了一抹生机。过一个五六米长的木桥,沿着石台阶而上,就是朱逢喜家的院子。 

老朱家的对面有两户民房,门上铁将军把门。老朱说,人家都搬走了。他家的两间土房子,正屋一间,中堂挂着毛主席画像,下边是一只大柜子。西边一间分为两个半间,前半间是他的卧室,后半间是厨房。仅有六七个平方米的卧室也是他写稿的地方,一张脱漆的旧办公桌上摆满了报纸杂志、稿件和各个媒体的通讯员通讯录、特约记者证、报刊社和县委宣传部授予的荣誉证书。土墙上挂着他参加各种会议的采访证,炕头放着采访用的相机、老年机。我真不敢相信,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老朱用他的笔,就着昏暗的灯光,写出了一篇篇鲜活的新闻稿件,将山里的好人好事、致富典型等发到了省内外的报纸杂志上,让山外的人们看到了山里人的淳朴和善良,弘扬了社会正能量。 

“我写稿子就不怕别人责怪埋怨,也不怕别人讽刺笑话,再穷也要为党和人民做好新闻报道。”朱逢喜说。 

40多年来,朱逢喜走过了一条常人不会走也无法走的路子。虽然他家徒四壁,家里连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妻子唠叨,儿女埋怨,亲友相劝,都说他写新闻报道没出息,劝他趁早外出打工挣钱把日子过好,朱逢喜却斩钉截铁地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党的好政策就得有人去宣传、歌颂,农村出现的好人好事和群众的呼声总得有人去宣传、去反映。选择新闻报道这条路子我是走定了,谁也挡不住我!再说,不就是家里穷一点吗?我从不后悔!” 

老朱要做的事,八匹马也拉不回来。时间长了,家里人开始从反对他到支持他。他每次外出,妻子给他烙好了馍,再罐一瓶热茶让他带上。看到他脚上的黄胶鞋烂了,妻子会给他买一双新的,让他安心去采访。他说:“爱好新闻就要不怕苦、不怕累,就要坚持下去。不要羡慕别人挣了多少钱,别人住的房子有多华丽,要耐得住寂寞,要有平常心,咱弘扬的都是满满的社会正能量。” 

朱逢喜的家距离镇、村10多华里,山大沟深,因居住条件差,近几年沟里30多户人家先后都搬迁了,大多数在沟口盖了楼房,少部分人上县城租房或买房居住。
现在,老朱的儿女已在外成家,妻子在县城照看孙子,只有老朱一个人仍住在山沟里。他把两间土木结构的旧房子进行了翻修,住起来很安全,靠耕种房前屋后的石坎地维持生活,种完地就出外采访。作为一名农民党员,他衣着朴素,生活简朴,却豁达乐观,精神饱满,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本文来源:商洛日报作者: 贾书章

我要说两句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