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曾经的誓言是现在的实践。她是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也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大一新生李妮。她还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字——志愿者。疫情防控,青春使命,只因需要,笃定前行。

2月3日,她积极响应县委文明办、团县委的号召,报名参加志愿服务队,成为一名迎春社区疫情检查点的志愿者,不辞辛苦,竭尽全力,只要能为家乡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就感觉很充实,很幸福。

一横幅、一方桌、一音响、一喇叭,两个人。她们轮换着沿街宣传,脚步不停,微扬头颅,手持喇叭,置于嘴边,大声呼喊“戴口罩,勤洗手,要居家。”简单而平凡的事情,就这么一直做下去。偶尔遇见路上的行人,就对其大声呼喊,劝其尽快回家,不要在街上逗留。看着行人一个个行色匆匆、脚步急促,她们的心里别提有多么高兴。她的搭档倪闯还录制了个小视频,发了抖音,配了几个字“安静的街道,居家的人群”。

最忙那天,她俩被安排到社区,拨打疫情排查电话。一张A4,密密麻麻记录着很多号码。“您好,这里是迎春社区,现在做个疫情排查,请问家里人有去过武汉或途经武汉吗?有接触从武汉回来的人吗?家里几口人?是否一切安好?愿您及家里人健康平安。”相同的问题,问不同的人,不骄不躁,耐心细致,逐一核对,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填好信息。等下午统计时,她俩共拨打了170个电话。

因为做事,内心充实。因为实干,收获赞誉。因为奉献,倍感温暖。只有亲历奋斗,才明白付出的意义。“我们所做的工作细小而琐碎,但能将经手的每一件事情都干好,不出差错,这十几天的社会实践才真的有价值,会对我今后的求学之路有更大的帮助”。她对同行的小伙伴说。

没有人知道,口罩背后是一张怎样的面容。人们看到的,永远是一双充满笑意的眼睛。为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战场上涌现出越来越多青年志愿者,他们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他们忙碌的身影无处不在,积极奉献,不求回报。将爱与责任的种子悄然播种在人们的心田,为构筑社区疫情防控的坚实防线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来自:共青团柞水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