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 商洛数字报
今天是

王凯:用热忱服务三农 用实干坚守初心

来源:商洛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4-05-22 14:16:47
10306
发表于陕西

王凯,男,高级农艺师,省农作物协会副理事长、省十二届农作物品审会委员、市科协委员、市级科技特派员,2015年和2021年2次6年担任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现任商洛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他是一位斩获从镇到国家殊荣的先进典范、时代先锋。先后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陕西省先进工作者、全市挂职锻炼先进个人、优秀第一书记、智雁兴农标兵等30余项荣誉,2022年还被推荐为省第十四次党代表候选人。累计实施项目(课题)20余项,引进新品种230余个,建立示范基地52处5000余亩,推广新技术23项,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获省市科技成果奖7项,制定发布省市地方标准各1项、发明专利2项。

微信图片_20240522111949.jpg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王凯对“三农”工作有着一颗坚定而执着的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心里始终装着人民群众和党的事业。从农20多年来,王凯始终坚持初心,以一种担当精神奋战在农业科研、脱贫攻坚、农村改革和乡村振兴一线,不负时代所托,坚守服务“三农”初心。从2015年脱贫攻坚战打响到实施乡村振兴的10年时间里,他9年都投身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农村改革的岗位上,把最美的青春奉献给农业农村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事业中,为商洛“三农”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微信图片_20240522111952.jpg

投身脱贫攻坚,用心用情用力。2015年8月,王凯同志自告奋勇,被组织选派到洛南县古城镇王村担任第一书记,积极调研,科学制定规划。完成11个民生项目,成立5个专业合作社,举办各类活动40余场,发放农资18吨、菜苗5万株,改造大棚60个,建立示范园100亩,解决问题100余个,如期实现脱贫。总结的脱贫攻坚“3+”模式得到上级肯定并组织学习借鉴。

微信图片_20240522111955.jpg

砥砺推进改革,全力为农服务。2018年5月,他被组织调整到市产改办,任副主任。作为推进农村改革的主抓者,勇挑重担,攻坚克难,先后推行召开省市现场会、创建集体经济联盟等系列举措,起草印发10个工作意见,总结4类11种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丹凤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推荐学习,被市委深改委授予优秀改革创新项目并获3万元奖励。创建《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县经验》被赵一德省长批示推广,《12345工作法》被省委农办推广。2个村入选《省集体经济典型案例选编》。产改工作得到国家评估组高度肯定,使商洛改革工作在全国有声音、有经验,闯出了“商洛样板”。

微信图片_20240522111958.jpg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2021年10月,王凯再次被组织选派到洛南县洛源镇涧坪村担任乡村振兴第一书记。在市县召开的“三百四千”工程大会上进行交流发言。总结脱贫攻坚经验,解决实际问题60余个。高质量落实人盯人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实现无规模性返贫致贫。协助完成改房、改厕、改水、路灯、产业路、灾后重建等民生项目12个。制定“以秋补夏”方案应对洪灾。组织捐款捐物13.6万元。协调建设产业大棚17座,帮助10名群众贷款50万元发展产业。免费发放脱毒马铃薯良种原种50.1万粒、蔬菜良种2562袋、化肥15吨,建立脱毒马铃薯原、良种繁育基地11亩,开展职业农民及技术指导培训15场(次)1000余人次。协助创办就业帮扶基地1个。引进1家企业,协调4家企业吸纳务工群众150余人,人均年增收超过4000余元。累计争取100万余元项目资金发展集体经济,为群众分红近20万元,群众增收持续稳定,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一名党员和农业科技干部,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他履职尽责践初心,用心用情担使命,为了百姓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冲锋在前,把脱贫攻坚生动实践、伟大精神转化为推动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的火热实践,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本文来源:商洛新闻网

我要说两句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