燥热难耐的傍晚,忙里偷闲,想去城外找寻最原始的风,那种带有泥土本味的、自然的风。路过一个村落,忽然发现路边的一家小院中,绛红色的房顶上飘着几缕淡淡的、灰白色的雾气——炊烟,我随口默念着。如丝幔,又像薄雾,绵绵软软、自由自在。习习的晚风里,挟裹着一星半点柴火的味道。我突然想起在乡下时,那飘荡在故乡上空的袅袅炊烟……
炊烟,对于生活在乡村,或者曾经在乡村生长、生活过的人来说,绝不陌生。那是缠绕在村落上空,带着乡村浓郁风土人情的烟火味道,是五谷和粗茶淡饭的味道,更是浓酽的农村特有风景和朴素的农家生活语言。
晨曦初露,此起彼伏的公鸡打鸣和犬吠声唤醒了睡梦中的村落。家家户户的厨屋里,不约而同地响起了锅碗瓢盆欢快的声音。很快,所有人家的烟囱都窜出了炊烟。清晨的炊烟,像雾又像霭,悠然升腾,摇摇晃晃地爬过屋顶后,便四散开来,如同一块褐色的幕布,徐徐铺展,将不大的村庄包裹在绿意盎然的田野中。
早起的主妇扎起围裙,麻利地将一把麦草打成草结,划着火柴点燃,火光映衬着她们略显黝黑的脸庞。一日三餐,早饭总是简简单单,一碗白米粥,或者是稀溜溜的苞谷汤,两片烤得焦黄的锅盔,一碟剁成碎末的新鲜绿辣椒,就足够喂饱家人饥饿的肚子。
吃完早餐,随着炊烟渐渐散去,村子开始热闹起来,男人们三三两两扛起锄头下地,孩子们背着书包上学,老人们倚着南墙眯着眼睛,逗弄着膝下的猫狗,而系在女人腰间的那条花围裙,始终不得闲着……
日上三竿,太阳缓缓地爬过头顶,忙碌了一晌的男人们寻着炊烟陆续回家,那些蹦蹦跳跳的孩子们,用胸前的那抹中国红点缀着村子的色彩。安静了一晌午的乡村再次被爽朗的笑声点燃,左邻右舍的烟囱里又陆续飘出姿态各异的炊烟,在阳光的映衬和炙烤下,如一片片透明的羽翼,懒懒散散地融入了淡蓝色的天空。
午饭是乡亲们一天中最结实的一餐。一到饭点,主妇们就开始挖空心思地变着花样忙碌,和面、洗菜,刷锅、蒸煮,用心用情去投喂一家人的胃。灶膛里柴火燃烧的噼里啪啦声,灶台上铲勺与铁锅亲密接触的锵锵声,与那烟囱里袅袅升起的炊烟,融合成了一幅淳朴而绝美的乡村美景。不大工夫,空气中就飘散着熟悉的饭菜香。早已饥肠辘辘的人,望见炊烟,仿佛就望见了灶头上那碗热腾腾、香喷喷的面条;那盘色泽透亮、鲜香翠绿的时令蔬菜;那一碗滋味悠长、垂涎欲滴的红烧肉;那用新麦面粉做成的松软香甜的大馒头;那黄灿灿、亮晶晶的酥油饼……
夕阳西下,霞光烧红了西边的天际,村子里炊烟再起,乳白的炊烟与烟灰色的暮霭又一次亲密交融,如同给暮色中的村舍罩上了—层薄薄的面纱。忙碌的村巷也该歇息了,劳作一天的乡亲们打捞起疲惫的身心,踩着落日的余晖陆续回家。暮色中的炊烟又成了他们心目中最温馨、最美好的田园风光。
一年四季,岁岁年年,乡亲们从来都把炊烟看得与吃得饱饭、穿得暖衣、睡得着觉一样重要。只要炊烟升起,生活就有希望;只要炊烟升起,再苦涩的日子也会从容自信;只要炊烟升起,幸福的日子就一定有奔头……当灶膛里黄色火焰聚焦于黝黑的锅底时,即便再平庸的日子,也能在这烈焰中变得红红火火。
炊烟,是乡亲们的精神支柱,是编织在他们心中的一根带着亲情和温度的纽带。炊烟升起,就有了家的温馨,炊烟升起,就有了无限的憧憬。它承载着一家人的幸福,赓续着一家人的未来。年幼时,当我们还在睡梦中呢喃,母亲就早早起床,新的一天、新的生活,被一根火柴点燃。炊烟永远伴随着朝阳一起升起。那时,只要远远地看到从自家烟囱里冒出的炊烟,心里就会本能的踏实,就有一股暖流涌动。那炊烟就如同母亲在招手,在呼唤。
炊烟,是游子胸中魂牵梦绕的地方。在日日升腾的思念中凝结成一湾清泉。那些漂泊在外多年的游子,每每回到老家,最贪恋的便是从那口大铁锅中溢出的浓浓烟火气息的柴火饭。他们也会像小时候一样,拎着篮子跟在母亲身后,去田间地头采摘一把新鲜的蔬菜,听老人说说村落里的故事,抢着坐在那陌生又熟悉的灶膛前,用笨拙的双手,抓一把麦草、打个草结,划着火柴……任凭那柴草燃起的烟火把白净的脸庞熏得发红、发烫。
今天,新时代的列车正一路高歌,农村城市化建设的步伐正在加快。随着天然气的进村入户,炊烟这个乡村里特有的文化符号,将渐渐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但那熟悉的味道、家的味道、温暖的味道将永远储存在一代人的心中,持久、永恒!
相关阅读
排行榜
主办单位:中共商洛市委宣传部 商洛新闻网传媒有限公司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举报电话:029-6390715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1120220071
陕ICP备10203392号-1 陕公网安备 61100202000036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商洛新闻网 WWW.SXSL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914-2038801 投诉电话:0914-2038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