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 商洛数字报
今天是

黄永红:用爱和担当诠释孝道 悉心照顾八旬奶奶

来源:商洛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5-04-17 21:16:51
8807
发表于陕西

商洛新闻网讯:他是奶奶心中的孝顺孙子,是村民眼中的热心干部,是同事身边的可靠能手,更是新时代青年的精神标杆。他就是丹凤县龙驹寨街道大庄村东河组村民黄永红。

3月19日,跟随大庄村支书李军良走进黄永红奶奶家,杂物摆放整齐、房间干净整洁,由于奶奶手颤抖得厉害,无法自主进食,黄永红正在给他年迈的奶奶喂饭。

黄永红现年32岁,家有奶奶、爸爸、妻子。黄永红的奶奶汪春娥有两个儿子,丈夫刘玉发(已过世)由小儿子黄宽富负责养老,而自己则由大儿子黄宽喜照顾。现年87岁的汪春娥患有慢性疾病,卧床已经七年,需要专人照顾,父亲黄宽喜外出务工维持家庭生计,照顾奶奶的重任就落到了黄永红的肩上。

艰辛的童年  锻造了他坚韧的品格

黄永红的童年充满艰辛。因家境贫寒,父亲黄宽喜经常要外出务工挣钱养活一家老小。他5岁起,便跟着奶奶学洗碗、洗衣服、打扫房子;稍大一些,每天下午放学回家后就给猪打草、拾柴火等承担日常家务活,经常一捆重重的柴火、一笼沉沉的猪草,压得他直不起腰,但他还是坚持从山上、从远处背回家。

幼年时艰辛的生活经历,锻炼了他从不抱怨、吃苦耐劳、坚韧的品格。生活的艰辛从没压垮他,这得益于奶奶时常的关爱与温暖。在他儿时幼小的心灵中,是奶奶的慈爱关怀成为了他生命中的光,埋下了孝心的种子。

对奶奶的深情 成就了孝老爱亲的佳话

为了方便照顾卧床的奶奶,2018年,黄永红毅然放弃外地工作,回家专职照顾起了奶奶。“叮铃铃……”六点闹铃一响,黄永红像往常一样,迅速从床上爬起来,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洗漱后,他给奶奶和自己做起了早餐。两个人的饭看似简单,但做饭的程序一项都不能少。饭做好后,他先舀一碗再耐心地给奶奶一勺一勺地喂,一顿饭喂下来,半个小时过去了。等奶奶吃好后,他匆匆吃完饭,刷锅洗碗。在照顾奶奶上,一日三餐,他从不马虎。除每天给奶奶做饭外,洗衣服、打扫房间,陪奶奶聊天,时常给奶奶买时令水果,天气好时背奶奶在院子里晒太阳。无微不至悉心地照顾,令奶奶的晚年生活有依靠、不孤独。

然而,却因家境贫寒、家庭负担较重,黄永红到了适婚年龄,婚事却迟迟不能落地。是命运的眷顾,更是孝亲的福报,2024年,经人介绍,他结识了丹凤县花瓶子镇的淡娜娜。起初,黄永红并未抱太大希望,见面时,他坦诚地向对方说明了家庭的实际情况。出乎意料的是,淡娜娜被他多年如一日照顾奶奶的孝心深深打动,认为这样有担当、有爱心的人值得信赖。最终,两人于2025年2月喜结连理。婚后,妻子也特别支持他照顾、孝敬奶奶。七年如一日,他用行动证明孝不仅是责任,更是发自内心的深情。

对工作的勤勉  镌刻着敬业奉献的担当

2021年3月的一天下午,黄永红正在厨房给奶奶和自己做晚饭,一阵敲门声响起。由于大庄村缺乏年轻的懂电脑的村干部,加之村党群服务中心离他家仅一墙之隔,看到他特别有孝心、勤快,能吃苦耐劳,大庄村支书李军良主动找到他,希望他竞选村上副主任,这样既能在照顾奶奶的同时,还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群众服务。

“自永红担任大庄村副主任以来,他认真对待村民的每一件事,同时任村上的林业员、信息员等职务,身兼数职,工作繁杂,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疼,但他从不推辞、从不抱怨。”大庄村副支书李兴说。在村子里,提起黄永红,同事、邻居无不对他交口称赞。由于村子里的年轻人基本都在外谋生,老年人的电视、电话等出故障了,就想到了黄永红。黄永红也从不怠慢、推辞,第一时间去帮老人上门解决。

“永红这娃虽不善言辞,但心地善良,村民有求必应,热心帮助老年人,真是个好孩子!”大庄村村民60多岁的朱铁娃感激地说。在村民眼里,它不仅是人人夸赞的大孝子,更是一个好村干部。

凡人微光,他用孝心守护亲情,用担当回馈乡邻,如今在丹凤县龙驹寨街道大庄村,黄永红的名字已成为孝老爱亲的代名词。在采访的最后,黄永红说,“子欲养而亲不在”是世间最大的遗憾,他将继续坚守孝心初心,照顾、陪伴好奶奶,用孝老爱亲的坚守和敬业奉献的担当,在琐碎日常中闪耀出人性的光辉,照亮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之路。

本文来源:商洛新闻网作者:冯清 刘海侠

我要说两句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