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 商洛数字报
今天是

茹锋:青春,在大山深处绽放

来源:商洛日报
发布日期:2025-07-01 15:39:25
2887
发表于陕西

6月9日正午时分,山阳县南宽坪镇李家凸村的村道上热浪蒸腾。村党支部书记茹锋顶着烈日,骑着摩托车赶往金钱河岸,准备开展河道巡查。
  2018年以来,这位90后村党支部书记就扎根于此,六年间,他救援落水游客、调解邻里纠纷、谋划产业发展、整治河道环境……将青春钉在这片土地上,用汗水与担当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奋力奔跑。
  青春无悔择乡土
  2015年夏,刚从西北政法大学毕业的茹锋,面临着人生的重要抉择:是留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发展,还是回乡?
  “每次听到电话那头母亲的咳嗽声,我的心里都很不是滋味。”谈及回乡的初衷,茹锋眼里泛起柔光。母亲多年的哮喘病,成了他心里放不下的牵挂。于是,手握百度等知名企业录用通知的茹锋,毅然决然选择回到了秦岭南麓的家乡。
  回乡后,茹锋发现李家凸村的教学点面临师资匮乏的困境,学生成绩普遍较差,体育课基本都是“自由活动”。他主动承担起了教学任务。不到一年时间,这位“大学生老师”就让村里教学点焕然一新,学生们的成绩突飞猛进。这段经历,为他日后服务乡亲埋下了赤诚的种子。
  危难时刻显担当
  2018年,茹锋当选李家凸村党支部书记。
  李家凸村前流淌的金钱河,河面宽广、河水清澈、风景秀丽,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野钓、露营。然而,每逢汛期河水暴涨,险情频发。
  “群众的生命安全容不得马虎!”茹锋严肃地说。他组织党员、干部,成立巡逻队,在库区对非法垂钓等危险行为进行劝说。
  面对群众日常生活中的急难愁盼,他更是冲锋在前。
  2017年,村里一村民因车祸意外身亡,其妻子常年外出务工,留下了两个年幼的孩子,由年迈体弱的爷爷奶奶艰难照料。茹锋主动伸出援手,给予关怀和帮助,“茹叔叔对我们特别好,经常给我们辅导功课,周末还陪我们一块打篮球和羽毛球,送我们球拍。”孩子说起茹锋满心满眼地感激。
  如今,两个孩子都上了小学,且成绩优异。“这两个孩子特别懂事,学习很努力,看到他们健康快乐,付出再多也值得。”茹锋欣慰地说。
  2021年,村民李某的母亲凌晨突发脑溢血,情况危急。“三更半夜,根本联系不到人,也叫不到车,我急得直跺脚。”李某回忆道。茹锋得知后,二话不说,连夜驱车将老人送去山阳县人民医院,安排妥当后才离开。“多亏了茹支书,我母亲才能得到及时救治、转危为安。”李某说着,眼眶泛红。
  一枝一叶总关情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这是茹锋常挂在嘴边的话。
  刚上任时,村里资金紧张,公共事务外包成本高昂。茹锋便牵头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带头修水管、清河道、安路灯。“以前村里花钱请人修水管要好几千块钱,有时候修理时间长,还会影响我们正常生活用水。现在只需要几百块钱的材料费,两三个人花几个小时就能搞定。”服务队队员余盛宝说。
  村前的金钱河在山阳县境内干流全长79.1公里,流经南宽坪镇、漫川关镇等4个镇17个村,是当地的“母亲河”。为了保护金钱河良好的生态环境,茹锋组织党员、群众开展常态化河道清理,累计参与800多人次。“你看现在的水又清又净,太阳一照亮得很,看着就舒心。”群众余盛左站在河边,忍不住赞叹。
  2019年汛期前,茹锋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修建4处拦河坝,彻底解决了困扰群众多年的行洪安全问题;2021年,他在巡查中,发现部分路灯损坏、村道照明不足,存在安全隐患。他带领党支部筹措资金,替换老旧损坏路灯,点亮了群众的夜归路;2025年,为了应对好几十年不遇的旱情,他四处走访、实地勘察,为当地群众打了一口水井,解决了群众生活和农业用水问题。
  作为“主心骨”,调解纠纷、促进和谐也是茹锋的重要职责。多年来,他一次次登门,耐心倾听诉求,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牵头化解各类邻里纠纷22起。“茹书记办事公道,说话在理,我们都信服他!”群众的评价是他工作的最好注脚。
  致富路上领头雁
  乡村振兴,产业是根本。茹锋带领李家凸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发展香椿1500亩、板栗980亩、茶园2300亩。
  李家凸村有20多年的板栗种植史,但过去品质不佳,效益低下。茹锋积极对接山阳县林业局,邀请专家“把脉问诊”,对当地板栗进行科学管护,并嫁接优质品种,提升板栗品质和产量。2021年,村集体投资78万元建成现代化冷库,匹配智能控温系统,用于储存新鲜板栗。
  早在2019年,茹锋就推动村集体投资50万元建设标准化茶叶加工厂,承接村集体和本村群众的鲜叶加工业务,年均实现收入15万元。同时,为附近群众提供茶叶采摘、制茶等就业岗位,累计带动22人务工。
  “我以前种点芝麻、红薯,一年到头刨去成本,剩不下几个钱。后来,在村里的帮助下种了10亩的茶园,现在一年仅茶叶一项稳稳当当能挣1.5万元呢。”60多岁的余昌汉喜悦地说。
  李家凸村现共有6个村民小组,302户1290人。在特色产业的带动下,人均纯收入从2021年的1.24万元跃升至2024年的1.67万元。
  夕阳的余晖洒在千亩茶园上,茹锋站在葱郁的茶树间,眺望这片浸润着他心血的沃土。“带领村子发展,总要有人去做,我觉得能在家乡的土地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很踏实,也很幸福。”他的话语朴实而坚定。
  从高校学子到乡村干部,从三尺讲台到田间地头,茹锋的每一次选择、每一个行动都诠释着年轻党员干部的担当。在他身上,能看到“把青春奉献给家乡”的生动实践,更能感受到乡村振兴中不断涌入的青春力量。

本文来源:商洛日报作者:刘佳乐

我要说两句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