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 商洛数字报
今天是

守护“活化石”:16尾“娃娃鱼”洛河归家记

来源:商洛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5-07-18 09:21:39
4311
发表于陕西

(点击观看视频)

商洛新闻网讯:晨曦微露,洛南县省级大鲵自然保护区的一处洛河水面薄雾氤氲。工作人员李建强小心翼翼托起一条灰褐色的“娃娃鱼”,它扭动身体,光滑的皮肤在晨光里闪着微光。在仔细检查完“娃娃鱼”的状态后,工作人员缓缓俯身将它送进清澈水流,这条“水中活化石”尾部一摆,便沉稳地潜入洛河的深处。

微信图片_20250718091332.jpg

7月16日,在由商洛市、商州区、洛南县水产工作站联合洛南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精心组织的放归活动中,16尾“娃娃鱼”于洛河正式“归家”,此次重获自由的16尾大鲵,都是2024年以来,热心群众在溪边、河畔发现后,主动联系农业农村或公安部门而得到及时救护的“幸运儿”。

微信图片_20250718091335.jpg

“接收它们时,一些娃娃鱼的状态还是令人担心的。有的有明显外伤,有的几乎难以动弹。”商洛市水产工作站副站长白鹏梅回忆道。接收后,受伤的大鲵被紧急护送至专业救护站。这里的专业救助人员迅速给它们清洗伤口,每天都会按时投喂食物,最终经过半年多的精心养护,这些大鲵一点点恢复生机,确认它们已完全康复,并足以应对野外生存挑战时,商洛市水产工作站决定将其放归洛河家园。

“之所以选择在洛河放归,是因为这里自古以来便是娃娃鱼的原生态栖息地,时常可以见到野生娃娃鱼的身影。我们平时加大野生动物的保护与宣传,群众的保护意识也很强。”据李建强介绍,目前保护区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巡护体系,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和禁渔专项行动,全力守护这些水中精灵。

微信图片_20250718091338.jpg

大鲵,又称“娃娃鱼”,在地球上已游弋超过3.5亿年。作为现存体型最大、最珍稀的两栖动物,它对水质纯净度、栖息地隐秘性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其存续如同生态系统的晴雨表。商洛市水产站也提醒广大群众:如在野外发现珍稀保护动物,请及时联系政府相关部门或拨打110报警求助。

采访手记:

洛河南岸,静极。十六尾珍贵的身影,在众人凝神屏息中,缓缓潜入洛河清澈的深处,直至不见。一路跟随采访报道,也让记者深深感叹,每一次野生动物的救助与放归,都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实践。一次看似简单的放归,其实是生命共同体的一次庄严确认,更是未来世代得以共享这片生机盎然家园的郑重承诺。守护这些与我们共享地球的生灵,绝非一时一地的善举,而是一条需要恒心、智慧与全民行动的漫漫长路,保护野生动物,任重道远!

本文来源:商洛新闻网作者:刘涛

我要说两句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