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华为学生答疑解惑(资料照片)。 受访者供图
在陕西省柞水中学,常能听到学生们说“最靠谱的王老师”。
王老师就是王宇华。9月2日,王宇华告诉记者,2003年,他刚从学校毕业,背着行李走进柞水中学。课堂上,他讲数学题,也讲红色故事;生活中,他是学生的老师,也是“家人”。
从教22年,王宇华兢兢业业,连续5年师德考核“优秀”。他在2021年获评“商洛市优秀共产党员”,师德事迹被纳入全县教师培训案例。
柞水县是山区县,留守儿童占比高。为了摸清每名孩子的情况,王宇华琢磨出“一生一档”的办法,为每名学生建立档案。档案本里记录着学生的成绩曲线、兴趣特长,以及家庭状况、心理变化等信息。哪名孩子父母在外打工、哪名孩子跟着祖辈生活、哪名孩子面临生活困难,王宇华都记得清清楚楚。
王宇华的班里没有“差生”,只有“没被发现的闪光点”。他在全班设立“成长合伙人”制度,把学生分成“数学攻坚组”“环保实践组”“文化宣传组”,让害羞的孩子能站出来当“小组长”。每周评“每周一星”,“值日最认真的同学”等都能上榜,不看分数看行动。
课堂教学中,王宇华牵头推进“生本课堂”改革,让学生当“小老师”,通过小组讨论、错题互评、难题共解,让课堂更有活力。
有学生说:“王老师的班像家一样温暖。在这里,我觉得自己特别有用。”王老师的努力,换来了班级连续5年获评校级“文明班级”的成绩,更让不少学生重拾信心。
“一个人优秀不算好,一群人优秀才是真的好。”这是王宇华常挂在嘴边的话。
作为陕西省基础教育教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王宇华把22年的教学经验揉进科研里,牵头7项国家级、省级课题;发表30多篇论文,每一个公式、每一个案例,都来自他在课堂上的总结。
看到学校青年教师经验不足的情况,他带头指导5名青年教师,从备课、写教案到教学都坚持手把手教。他还带着年轻老师“走出去”,到10多个省市交流学习,再把专家“请进来”,开讲座。
在他的带动下,柞水中学11名青年教师成了“商洛市教学能手”,8人获评“陕西省教学能手”。
22年过去了,站在讲台上的王宇华还像刚来时那样精气神十足。从“青年教师”变成“学科标杆”,从“班主任”变成“副校长”,身份在变,但他“扎根乡村、守护孩子”的初心从未改变。在柞水中学的孩子们心中,这位“最靠谱的王老师”,永远是成长路上最坚实的依靠。
相关阅读
排行榜
主办单位:中共商洛市委宣传部 商洛新闻网传媒有限公司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举报电话:029-6390715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1120220071
陕ICP备10203392号-1 陕公网安备 61100202000036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商洛新闻网 WWW.SXSL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914-2038801 投诉电话:0914-2038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