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仿佛还在昨天,我还是那个20岁出头的青涩青年。学校的拖拉机拉着我的被子和箱子、书,一路蹦着跳着上了土塬,停在了半间土屋前,那是学校给我安排的宿舍。后来的一天,我站在校门口门房的房檐下,等着下午四点钟的入职人员会议。那时刚下过一场暴雨,土路泥泞不堪,我没带伞,上土塬后,大雨把我淋成了落汤鸡。我在房檐下躲雨时,碰到了杨文雁校长。他告诉我会议取消,他看着我,说:“下雨哩,你这娃。”
我教书的一排大楼靠着坡根,大楼前是一排水杉,水杉是我们在这里当学生时栽的。现在,水杉的顶部已经达到三楼栏杆的高度。
我和学生都热爱水杉,水杉是活力四射的生灵。水杉在二月里还是高耸的苍黑,这苍黑如黑夜那样,伞那样高高直立着,一直能到达四楼的楼顶那样的高度。水杉的苍黑像黎明前的黑夜,激起人巨大的盼望。
三月初,陕南的阳光还是乳,还是嫩芽儿。忽然在阳光的透亮中,我看见水杉枝丫上星星点点的绿,是阳光抬起了水杉上的绿星点儿,这时的绿星点儿像婴儿睁开的亮眸,明晃晃的;绿星点儿上仿佛有露珠,在树上盈盈颤动。
仿佛树在眨着眼睛,这情景让我的心痒痒的。之后,这绿星点儿又变成小小的绿针,稀稀的绿针攀爬在枝丫上,在阳光中像是透明的绿色薄翼。说不清是阳光盛起了绿色的翅膀,还是绿色的翅膀托起了透明亮红的阳光。
我看着绿水杉,仿佛被水杉绿色的手臂托起来,又仿佛被她阻隔在春天之外。无疑水杉是独立的,从星星雨点儿的绿,到满枝丫的绿针,水杉独立着一个春天。学生们也是独立的春天,而且是一茬茬鲜嫩无比的春天。学生们昂扬向上,学习水杉的正直和奋进的精神。那时的我20多岁,我们和水杉一样,有绿色蓬勃生长的喜气。
站在五楼的栏杆上,我的眼前是碧绿、嫩得出水的水杉的树顶,阳光投射在绿色的水杉叶子上,泛着绿水一样的光芒。我看着绿水晶莹的闪光,心中柔和成一阵阵的惊喜。一次次想到水杉,想到水杉和学生,想到水杉前我曾经的青春,这些都是一个个幸福的梦境。
2
学校通往塬下是100多米的斜坡,斜坡下是公路,公路下是大块的麦田。土塬下的公路旁是相思饭店,是临时搭建的两间土屋。从塬上骑自行车的学生往往控制不了速度,一下子与相思饭店来个近距离的拥抱。人们开玩笑说学生“相思”了。下塬骑车的人也会穿过公路,从相思饭店旁边越过去,与麦田来个亲吻。
穿过大片麦田是河堤,河堤是高高低低的杨树和杂树林,树林曲曲折折,起起伏伏,曲径通幽四里左右,通往县城。树林织一片水声,更加幽静。逃课的学生钻进树林,老远看见老师从一棵树的亮光处出现,吓得急忙隐身到另一棵大树身后。
河堤的一半处也通往县体育场。体育场一边被杨树林围着,另一边和附近的农田相连,连接的地方有小路,小路旁是水渠,水渠里是清澈的地下水,水一年四季都很旺盛。
校警老吴是退伍军人出身,爱好钓鱼。老吴提供渔具,也给我了鱼竿鱼饵,我们在体育场旁边的水渠里钓鱼,老吴的渔线伸进水草里,一拉一条鱼,我钓了一个多小时,一条鱼也没钓住,钓了个寂寞。
但体育场有我们的欢乐,我的自行车可以以很猛的速度,穿梭在体育场的跑道上。我教书时的青春,也可以淋着一轮水汪汪的月光,在体育场周围的田间小路上。
3
猛然之间,体育场被填平,变成了街道和高楼。猛然之间,学校塬下的麦田变成了操场和教学楼办公楼,麦田变成了学校的南校区。
南校区是高一高二学生,塬上的老校区是北校区,是高三学生。
我在南校区教高一高二,然后到北校区教高三。
南校区有孔子广场,孔子站在那儿不动。我们这些几千年后的“小孔子们”早晨六点多到教学楼,有时,晚上十点半左右离开。
孔子有学生子路,我有学生子玥。我爱提问子玥,有时也开她玩笑,说:“‘孔子’今天又说了什么?”子玥是火箭班学生,后来考上了人民大学。
火箭班在一楼,窗外是花园。花园里的花草们很安静,在你蓦然回首时,玫瑰给你一朵红,玉兰给你一朵白。阳光一来,太阳花急忙把自己打开,开出红紫蓝的色彩。
学生们读书上课,顾不得看花园,花园是我一个人的。我看到绿叶生长时叶子边缘有刃锋,我看到夏季时绿色植物的顶部的叶心透着光亮,蛇一样向空中深去,我看到桃花在竹林里探头探脑,微风一吹,绿色和红色交融。有一种植物很蓬勃,不开花。我想到学知识很慢的学生,只要青春活力四射,也是一种美丽。
花园里有树木,树有一个特点,树枝斜或者直,树枝弯弯曲曲,树枝被雷电击成半截,只要树枝上有绿芽,树就举起春天。
4
进入教书倒计时了,一天我给学生们讲解完后,窗外飞来一只白蝴蝶。这只白蝴蝶飞到黑板的屏幕上,扇动翅膀,用翅膀点击了多媒体屏幕上的一首英文歌:Dream It Possible,屏幕里唱起歌声。学生们笑了,我也笑了,索性让学生们跟着唱起来。后来,蝴蝶又点击了屏幕上我保存的《美丽中国》视频,学生们观看起来。
我对学生们说,这只蝴蝶是一只当过老师的蝴蝶。
时间在行进,南校区门外公路旁的环城公园里,不同季节都有不同的花卉绽放。高大树木的树枝遮掩着曲曲折折的石子路,透亮的阳光从树缝里照射在石子路上,闪烁着美丽。这时,走在石子路上的我猛然想到,我也是照耀着别人的一缕阳光。于是,我穿过阳光落在石子路上的斑点,加快步子到教室去。
教书没有终点,站在讲台上,每一时刻都是新的。教书的开始是新的,教书的最后,依然充满了未知与初逢的悸动……
相关阅读
排行榜
主办单位:中共商洛市委宣传部 商洛新闻网传媒有限公司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举报电话:029-6390715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1120220071
陕ICP备10203392号-1 陕公网安备 61100202000036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商洛新闻网 WWW.SXSL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914-2038801 投诉电话:0914-2038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