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 商洛数字报
今天是

冀雪雅:“多帮衬困境中的人”

来源:商洛日报
发布日期:2025-09-12 21:30:18
3838
发表于陕西

 “多帮衬困境中的人。”一句朴实无华的话,冀雪雅践行了数十年。
  2006年,冀雪雅还是商州区电影公司的一名放映员,在辗转各村放映途中,她接触到大量的空巢老人、困境妇女、残障人士、留守儿童,“看到他们,就想为他们做点什么!”——这个朴素的心愿,成为她投身公益的起点。
  在刘湾街道枣园村放映电影时,一位70多岁的老人,每次都拄着拐杖来看,有时还早早候在村口,一见她就高兴地招呼:“女子你来了,我都等你半天了。”她问:“老人家,咋老见你一个人,你家里人呢?”老人说:“家里穷,儿子上门了,女儿远嫁了,还有一个智障儿子靠我照顾。”
  冀雪雅想到了自己的父母,不由得对老人多了一份关心。一次天寒,见老人衣衫单薄,她执意送他回家添衣。推开门,她的心揪紧了:屋里破旧不堪,几乎看不到一件现代电器,床上只有一条薄被,连晾着的背心、裤头都满是补丁。
  再来时,冀雪雅给老人送来一床松软的棉被、一个烧水壶,后面,又陆续送去了棉衣棉裤、米面粮油,还亲手织了一顶羊毛帽子。“我有个朋友在枣园村养蜂,我就托她照看老人,经常给老人送个饭,买个药。”
  冀雪雅记得,老人养了一只鸡,有一次攒了半笼鸡蛋,硬是让她拿下,说:“女子,我也没啥好给你的,你把这拿回去给娃娃炒着吃吧!”
  这份牵挂,持续了整整10年,直至2016年老人去世。
  2012年,冀雪雅组建商洛市爱心社区志愿者协会,2017年,她又担任市巾帼志愿者协会会长。她的善行,从一位老人延伸向更多群体。
  冀雪雅的老家在商州区大赵峪街道冀村,村里有个妇女叫屈培霞,其丈夫原是组长,有3个儿子,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谁料,仅四五年时间,至亲竟都相继离世,年过六旬的屈培霞痛不欲生,彻底崩溃了。
  “她说实在没勇气一个人活下去。”怕她有轻生念头,冀雪雅请来一名心理咨询师,定期为她做心理疏导,还经常打电话,陪她一步步走出丧亲之痛。
  一次探望时,发现她因高血压眩晕从门口台阶上摔了下来,冀雪雅立刻联系志愿者,为台阶加装了扶手。
  爱的力量悄然蔓延,屈培霞也成了一名志愿者,“当我们在村里走访老人、孩子时,她主动帮忙沟通协调,今年夏天,还采了一些蒲公英送到协会,说天热容易上火,让大家泡水喝。”
  9月5日下午6时许,学生们放学了,冀雪雅拨通了助养孤儿萌萌(14岁)和小雨(9岁)姐妹俩的电话。
  “冀妈妈,我熬了稀饭,正在给妹妹辅导作业。”
  “好孩子,知道照顾自己了,不过光喝稀饭可不行,还要吃菜和鸡蛋补充营养。”冀雪雅柔声嘱咐:“需要什么,下周我带过来。”
  这对姐妹住在商州区腰市镇寇村,几年前,父母、奶奶因病去世,两个孩子成了孤儿,由唯一的叔叔照看。
  两年前,从记者刘桂芳口中得知这件事,冀雪雅第一时间去寇村看望了姐妹俩。“孩子住在政府盖的房子里,每月还有1000元的补助,生活上没多大问题。”她放心不下的,是孩子的安全,“当时了解到,姐姐一个人睡,妹妹七岁了还和叔叔一起睡,我就告诉她们,虽然是叔叔,但也不能睡在一起。”她像母亲一样,教孩子女童保护的常识,还去镇上买了新被褥,让妹妹以后和姐姐一起睡。
  冀雪雅清楚,相比物质上的匮乏,这类孩子更渴望家庭的温暖。她和刘桂芳商量,每月至少去探望一次,平时则多打电话关心孩子。
  从此,孩子有了两个妈妈,寒暑假时,轮流接她们到自己家住,带她们洗澡、买衣服,参观博物馆、动物园,让她们拥有和其他孩子一样的童年。
  冀雪雅的善行远不止于此:她守护“朝阳”,积极落实儿童之家项目,在商州区东店子社区、张坡社区创建“小丹鹤儿童之家/乐园”,8年投入40多万元,惠及2140名进城务工子女;联络各地基金会、爱心企业,筹集价值超20万元的温暖包,送给8000多名儿童;组织“恒爱行动”,发动志愿者编织600多件毛衣送往西藏、新疆等偏远地区;她还筹集善款,帮助3名学生圆了大学梦……
  她关爱“夕阳”,为20多位困难老人送去10万多元的物资;定期探访养老院,送去价值5万多元的慰问物资;开展“关爱烈士母亲”行动,足迹遍布商洛。
  她关注困境妇女和残障人士,为牧护关镇困境妇女送去御寒棉袄及慰问金,为大荆镇残疾青年送去急需的电动轮椅、手机、书籍。
  “大爱不是一个人做了很多,而是很多人做了一点点。”冀雪雅说,如果爱心是黑暗里的一道光,她希望更多人靠近光、成为光、散发光。

本文来源:商洛日报作者:肖云

我要说两句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