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科普月的浓厚氛围中,为点燃青少年科学探索的火种,筑牢生态保护的思想根基,9月22日,在市科协的精心指导下,丹凤县科协组织县思源实验学校45名师生,前往商洛市科技馆和商洛学院,开展“星火馆”探秘研学活动,让学子在沉浸式体验中解锁科学奥秘,涵养环保情怀。
在研学活动开幕式上,商洛学院科技处处长袁训锋担任主持人,首先介绍出席活动的各位来宾,让在场师生全面了解参与活动的支持单位与嘉宾,为活动启动奠定了良好沟通基础。随后,市科协领导以简洁有力的话语宣布研学活动正式启动,言语间满含对青少年探索科学的期许,瞬间点燃现场师生热情。最后,商洛学院副校长程敏发表致辞,她热烈欢迎远道而来的思源实验学校师生,围绕商洛学院的科研资源、科普使命及此次研学活动的意义展开分享,鼓励学子珍惜机会,在后续行程中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在科学与文化熏陶中收获成长。
在商洛市科技馆,一系列趣味与知识融于一体的体验项目瞬间抓住了学子目光。从直观演示地球水循环、大气分层的科学原理,到模拟人工增雨的实验过程,学子们近距离感受气象科学的神奇;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实验、脚踩发电项目中,大家亲手操作、亲身实践,解锁物理知识的实用价值;地震屋、倾斜屋带来的强烈感官冲击,让学子直观认识自然灾害的威力;镜子迷宫里的趣味探索,更让大家在欢笑中领悟光学原理。这场“零距离”科技体验,让学子深刻体会到科技创新在推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作用。
随后,师生们一行前往商洛学院,开启融合红色记忆与地方文脉的深度探索之旅。步入北新街校区,首站抵达商洛红色文化资料馆。馆内珍贵史料与鲜活红色故事,生动再现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其蕴含的崇高革命精神直击人心,让学子在沉浸式感悟红色文化底蕴中,爱国情怀进一步升华厚植。离开红色文化资料馆,师生们来到商洛文化暨贾平凹研究中心。浓郁的地方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从地域特色文化展品到文学名家的创作印记,全方位展现商洛文化的独特魅力,让学子深刻领略家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别样风采。
科普情景剧精彩上演环节上,在主持人李馥利的生动引导下,三部优秀剧目轮番登场,为学子带来“科学+艺术”的视听盛宴。作为中国科协推广剧目、省级优秀剧本奖作品《盐碱地重生记—白荒变绿洲的治理密码》以鲜活剧情还原盐碱地治理的科学历程,让学子亲眼见证“不毛之地”蜕变为绿洲的奇迹;《草方格—毛乌素沙漠的固沙密码》聚焦治沙技术,讲述科研人员扎根沙漠、抗击风沙的动人故事;《钢索悬星河》则通过舞台演绎,再现科学家攻坚克难的奋斗历程,传递永不言弃的科研精神。精彩演出赢得现场学子阵阵掌声,科学的种子在潜移默化中生根发芽。
紧接着,探索地理科学讲座如期开展,三位专家学者的深度分享,为学子打开地理科学的新视野。省科技新星李晓刚教授围绕地质生态主题解读《石头背后的秘密》,结合自身科研经历与省级人才项目成果,带领学子探索地球表层的未知奥秘;省科学家精神宣讲师许小明博士以《黄河碧水一生愿 治理方略千秋功——毕生为河清》为题,回溯黄河治理的历史脉络,阐述当下守护母亲河的责任使命;同为省科学家精神宣讲师的任燕妮讲师讲述城乡规划学家吴良镛的故事,展现科学家为构建“理想之城”倾注的心血与智慧。三场讲座层层深入,让学子对地理科学有了更系统的认知,更被科学家精神深深感染。
研学尾声,师生走进商洛学院丹江校区,开启科研场馆探秘之旅。秦岭植物标本陈列室的各类标本、秦岭特色生物资源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科研成果、秦岭矿产资源陈列室的珍贵展品、省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的先进设施,以及商洛学院工程训练中心的实践平台,全方位呈现秦岭生态资源与科研创新成果。学子们不时驻足观察、主动提问,在与科研设施、实物标本的“对话”中,沉浸式感受科学探索的乐趣。
此次研学活动,是丹凤县科协推进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的生动实践。“科技馆体验+情景剧观赏+专家讲座+场馆探秘”的多元形式,让思源学子跳出课本局限,在实践中触摸科学、感知生态。不仅有效拓宽知识视野,更让科学探索的热情与生态保护的理念深深扎根心中。未来,丹凤县科协将持续深耕青少年科普工作,策划更多优质研学活动,为青少年搭建接触科学、探索创新的桥梁,助力培养兼具科学素养与环保意识的新时代接班人。
相关阅读
排行榜
主办单位:中共商洛市委宣传部 商洛新闻网传媒有限公司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举报电话:029-6390715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1120220071
陕ICP备10203392号-1 陕公网安备 61100202000036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商洛新闻网 WWW.SXSL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914-2038801 投诉电话:0914-2038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