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新闻网

王洋:利用特长 积极推进商洛农林业科普事业

来源:商洛新闻网

王洋,陕西镇安人,农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入选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和陕西高校“青年杰出人才”计划。

确定取消订阅
  • 取消
  • 确定
杨柳 小编
2022-09-17 14:42:49
订阅

王洋,陕西镇安人,农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入选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和陕西高校“青年杰出人才”计划。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进行了2年的博士联合培养。王洋博士毕业后毅然决定回到家乡工作,任教于商洛学院,坚守科技工作者的使命,结合专业特长积极服务于地方农林产业,以饱满的热情践行生态环境保护和科普事业。

学农务农,服务农业科技。王洋本硕博均是农学学位,能够把自己所学专业—“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价值发挥到最大,把科研做到最实处是他最大的心愿,也是选择回到家乡工作的主要初衷之一。与实际接轨才是科研的落脚点。在选择接轨的方向时,他本打算作核桃害虫方面的研究,学校科技处领导建议道:“中药材病虫害防治对商洛市发展更为必要。”后来,王洋也偶然了解到,家里一个熟人之前投资了200亩地种植丹参,到第三年却因为病虫害暴发减产,不堪承受经济损失而不得不放弃种植。这件事对他触动很大。王洋意识到,病虫害已经影响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显然成了商洛市更加迫切需要破解的经济问题。之后,王洋也多次实地调研,调研结果让他决定转换方向,主攻中药材等特色经济作物的病虫害防治。

确定了目标,就积极行动。他立足商洛市区域发展,主持组建了商洛市科研团队——“秦岭中药材病虫害成灾机理及绿色防控创新团队”,他及团队利用节假日几乎跑遍了商洛市重要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共收集病害虫标本800余个,初步完成商洛市中药材病虫害数据库的建设。2020年,在科研团队的基础上,他主持组建了市级科研平台——“商洛市中药材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中心”,主要针对商洛特色中药材和林果产业,利用丛枝菌根真菌、天敌昆虫和苍术、核桃青皮等资源重点开展刺吸式害虫和根结线虫的绿色防治研究,减少农药残留量,保证中药材品质。他和团队成员先后赴商洛各县区开展技术推广和讲座8次,培养了一批懂绿色防控技术的技术人员和农民。主持的市级科研平台在2021年年度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

近年来商洛烟草种植区的土传病害发生严重,尤其是以根结线虫和烟草茎腐病流行广泛,极大的损害了烟农的经济效益。面对生产上的需求,王洋和洛南县烟草公司积极合作申报项目,开展专项研究。2022年5月份以来,王洋和团队成员连续奔赴烟田开展调研和试验十余次,以期尽快获得最佳的综合防治策略。

致力于乡村科普事业,努力奋斗。“科普事业对基础教育的意义巨大,就像窗台的小花,每一面都需要阳光的呵护。”王洋着手做这件事,是源于去年的一场陕西省级实验展演大赛。在展演大赛上,他通过两人合作,一边讲解大自然中琥珀形成的过程与原理,一边通过模拟大自然来制作人工琥珀,整个展演形象生动,在抽丝剥茧中体现了科学的乐趣,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观看者对自然界的洞察力和科学思维,他的作品《昆虫琥珀标本的制作》获得了省级三等奖。

乡村是科普事业开展的薄弱环节,也是对科普需求最为强烈的地方,王洋开展科普活动去的最多的就是乡村中小学。由于科普地点多在像丹凤县庾岭小学这样偏远的乡村。开展活动,往往要早晨五点就起床,大家借着手机灯光在大巴旁抹黑吃早餐是常态,好几次赶回学校时月亮已上枝头。近三年先后赴商洛各中小学进行科普讲解27次,采用影音、动画和现场模拟等形式生动地讲解了《人工昆虫琥珀标本的制作》《神奇且宝贵的资源昆虫-螳螂》和《秦岭的鸟类》等自然科学知识,在参加科普活动的6000余名中小学生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还制作在线科普视频8个,对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扎那小学等外省学生开展线上科普活动3次。王洋作为秦岭生态环保“青年学者”,走遍了秦岭沿线11个县区,开展昆虫物种多样性科考活动,为商洛生物医药科技教育基地和商洛学院动物标本馆积累了大量科研、科普材料。

伴随着执着与坚持,王洋也积极指导大学生开展科普活动,服务社会。他们的服务社会项目《乡村流动科技馆——再走长征路》获得中国国际“互联网+”大赛陕西赛区银奖。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王洋及学生通过科普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生态保护的科学意识,践行教育扶贫,不断完善商洛学院“生物学”省级优势学科的建设内涵。先后得到商洛电视台、商洛日报、学习强国和山阳县电视台等各类媒体的报道。其中2022年7月一则《丹凤县发现桃花水母》的新闻登上中央电视台13套《新闻直播间》栏目,王洋在节目中介绍了桃花水母这一罕见的珍惜生物,也向大众科普了它存在的生态学意义,表明我们秦岭生态环境日益向好。王洋的努力获得了社会广泛认可,先后获得陕西省“岗位学雷锋标兵”、商洛学院“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勤奋、务实,以实干践行生态环境保护。王洋执着于农业昆虫相关领域的研究,累计开展野外考察250余天,为商洛学院动物标本馆积累了大量科研材料,发现并报道新物种19种。由于在生物多样性研究方面的贡献,分别于2019年、2021年被陕西省团省委聘为首届和第二届秦岭生态环境保护“青年学者”。他主持秦岭生态科学考察项目1项,来进一步揭示秦岭螳螂目昆虫的物种多样性。

积极争取国家级科研项目是每一个科研人员重要目标,经过连续五年的不懈努力,不断的积累研究基础,王洋终于在2022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的立项。王洋坦言,项目的获批来之不易,也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学校各级领导和同事多年持续的支持与帮助,五年来的项目申报书每年都要让学院领导和请的专家反复打磨优化。王洋坚守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的使命,勤奋务实,先后入选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和陕西高校“青年杰出人才”计划,主持各级科研项目6项,以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19篇。他结合自身专业与科研,立足岗位讲奉献,服务农业生产,并以实际行动不断为科普事业和生态环境保护贡献个人的力量。

0

推荐
评论
暂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取消 写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