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因曾是丹江水运转陆运的中转站,600多年前,这里客商云集,非常繁荣。如今,这片坐落在秦岭东段南麓的神奇土地,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秦巴山地,闪耀着独特迷人的光芒。这里,便是丹凤。
2024年,一碗油泼面跨越山海,万名奋斗者改写命运。“丹凤厨工”劳务品牌获多家媒体报道,当苏陕协作走过33载,这场始于劳务输出的“山海情”已蝶变为双向赋能的产业共振。从5000丹凤人在南京“以面兴业”,到61家返乡工厂带动8600人本土就业,“丹凤厨工”构建起“外出就业—技能提升—返乡创业”的闭环生态,让秦岭深处的劳动力成为长三角餐饮市场的生力军,更让南京的管理经验反哺秦巴山区产业升级。
让商洛面食从街头手艺升级为品牌资产,丹凤县80万元专项基金培育的9大工艺规范、23项操作标准,既守住“一把辣子三尺面”的非遗本味,更以“千店同味”的品控能力打开全国市场。这种“技艺标准化+运营连锁化”的创新,为传统劳务品牌注入现代产业基因。不仅如此,丹凤县还积极培育“丹凤麻农”“丹凤酒匠”等劳务品牌,扎实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和创业支持,促进充分、稳定就业创业。
推动农文康旅产业深度融合
丹凤县,被誉为“绿色瑰宝”,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70%,拥有优厚的旅游生态资源。丹凤县结合自身得天独厚的天然资源,优结构强支撑,着力在产业发展上实现新提升,围绕新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基础、新城镇化“五新领域”和葡萄酒产业集群,全力推动农文康旅产业深度融合,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正在向美丽经济、美丽生活转变,民生福祉得到持续改善。
丹凤红酒万人品鉴成功创吉尼斯世界纪录
做强葡萄酒产业。丹凤县持续在葡萄种植、酒庄建设、产品研发、技术创新、质量监管、品牌创建、产业配套、宣传推介、市场营销等方面下功夫提质效,抓好葡萄基地、归旅酒庄、紫泉山酒庄、丹凤红酒城和棣花红酒街建设,加强酒庄酒厂运营管理,办好第三届红酒文化交流会和丹凤葡萄酒全国行等活动,新增线上旗舰店、线下直营店20家以上,不断提升丹凤葡萄酒市场竞争力和产业首位度。
做好康养旅游产业。深挖生态、文化、红色资源,围绕“一道、两片、三山、多点”总体布局,抓好现有景区景点、酒店民宿、农家乐品质提升、运营管理、宣传推介、创建命名,加快推进商山红莲康养产业园、武关古城保护开发、商山云栖森林康养等13个康养旅游项目建设,新增A级景区2家、特色民宿3处、品质酒店2个,不断优化产品供给,持续丰富消费业态。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积极发展假日经济、赛事经济、研学经济、首发经济、首店经济、夜间经济等,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
2024全国航空模型公开赛(丹凤站)圆满举行
加快低空经济产业园建设
在做大智能制造产业,围绕健康医药、现代材料、电子信息、低空经济、储能电池、绿色食品“六大板块”,突出发展智能制造产业,持续在延链增值、创新驱动上下功夫,积极向上下游延伸、左右岸拓展,加快实施高端医疗设备制造、智能变压器生产等9个智能制造项目,不断做大做强工业总量。新建标准化厂房7万平方米以上,新增入园企业10户以上。鼓励引导新雨丹、中天禹辰、天元电子等骨干企业加强科技创新,主动对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和相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工业经济提质增效。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低空经济,加快低空经济产业园建设,争创国家低空经济示范县。
做优特色农业产业,围绕“菌药果畜”优势产业,坚持做精一产、做强二产、三产融合,按照“县抓龙头、镇建基地、农户参与”思路,重点抓好龙头企业发展、示范基地建设、大场大户培育、闲置资产盘活、产业链条延伸。建立农产品溯源体系,做好“土特产”转化文章,加大“丹水凤山新农品”区域公用品牌培育推广,完善农村电商、仓储、冷链、物流等商贸流通体系,推动更多优质农产品出村进城。抓好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农业园区、家庭农场、示范合作社等创建命名,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提升综合效益,全力建设特色农业强县。
秦岭中医药博物馆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2024年,在丹凤县发展过程中,一个关键词显得尤为重要,那便是宜居。为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城镇,丹凤县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办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实事,让群众幸福生活更加可感可及。
坚持稳岗拓岗送岗并举、教育培训就业联动,深入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加大组织化劳务输出,支持社区工厂、专业合作社、快递物流等发展壮大,持续深挖就业潜力,定期开展线上线下岗位推送和就业技能提升培训,扎实做好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和创业支持,促进充分、稳定就业创业。
在城市建设和民生工程方面,丹凤县实施城市建设项目52个,功能承载进一步增强,城市社区、主街主路、背街小巷、居民小区环境面貌焕然一新。镇区建设成效明显,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服务功能不断提质。持续推进秦岭山水乡村建设,1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镇、2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和43个重点帮扶村、30个“千万工程”示范村建设成效明显,棣花镇许家塬村在全省“千万工程”现场观摩中赢得好评,武关镇创成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同时,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实施职教中心扩建、第二幼儿园改造、第八幼儿园建设等项目,继续实施“名校”“名师”“名校长”培育战略,深化拓展“集团化”办学、西商教育同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成果,推动各学段教育质量持续提升,争创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
让人民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
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快竹林关区域医疗卫生次中心搬迁进度,启动县医院肿瘤中心和感染病区、花瓶子镇卫生院建设,做好县妇计中心、疾控中心迁建前期工作,加大各类专业人才引育力度,深化与西安、南京等地“三甲”医院交流合作,持续加强医院内部管理,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推进社会保险扩面提标,加强生育支持、托育保障、养老服务等政策落实,做好困难群体帮扶救助,完善殡葬行业服务供给,不断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
在最重要的保护生态环境中,丹凤县扎实开展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确保空气质量稳居前列。深入推进丹江流域综合治理,扎实做好水源地污染源、入河排污口等排查整治,突出抓好锑浓度异常治理,确保丹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持续抓好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推进危险废物、新污染源、重金属和塑料污染治理,确保土壤环境安全。
日夜流动的丹江水,见证过这座城市的过去,也将继续遥望着它的未来。2025年,丹凤县将持续为建设魅力丹凤、特色丹凤、和美丹凤而努力,丹凤县委、县政府深知,只有保持定力、脚踏实地,一年接着一年干、一锤接着一锤敲,就一定能够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丹凤县委书记郭安贵说,丹凤发展潜力无限,唯有实干成就未来。2025年,丹凤县持续优化环境促发展,强化改革促突破,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动能、添活力。坚持把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放在首位,全力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加速转化和推动葡萄酒首位产业畅销国内外市场。一城红酒,百年味道。丹凤县欢迎广大中小企业来丹凤落户和投资兴业,丹凤县持续加快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等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全力为企业办实事,全力解决项目建设、企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同时,进一步改进干部作风,严打扰乱市场秩序、干扰企业生产、阻挠项目建设等违法行为,持续深化“爱我丹凤”主题活动,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良好氛围,为奋力推动丹凤高质量发展迈出新的更加坚实的步伐作出积极贡献!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