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新闻网

仓颉小镇:镌刻时光的文明华章

来源:商洛新闻网
确定取消订阅
  • 取消
  • 确定
商洛新闻网-齐国础 小编
2025-03-20 07:31:32
订阅

在华夏大地的浩渺版图上,仓颉小镇宛如一颗璀璨明珠,静静镶嵌于洛南县保安镇这片神奇的土地之上。它距离西安仅87公里,却仿佛是一处隔绝喧嚣、独拥千年时光的桃源,以2.5平方公里的规划面积,精心构筑起一个集“文、教、养、游”为一体的文化旅游盛境,成为人们探寻历史脉络、感悟文化魅力的理想之所。

当脚步踏入仓颉小镇,便仿若穿越时空,一头扎进历史的浩瀚洪流。这里,是中国汉字文化的神圣发祥地,是中华民族智慧的最初光源。回溯远古,仓颉于洛南县城以西的眉底黑潭之畔,以非凡的观察力与创造力,仰观奎星环曲之妙势,俯察龟背纹理、鸟兽爪痕、山川形胜和手掌指纹,从而灵思泉涌,创造出二十八个古老文字,将其铭刻于保安镇元扈山阴。这一伟大创举,犹如一声划破蒙昧夜空的惊雷,彻底终结了结绳记事的原始时代,为中华民族的文明演进铺就了基石。历经五千余载岁月的磨砺与沉淀,这些古老文字如同一颗颗种子,在华夏大地生根发芽、开枝结果,演变成如今炎黄子孙日常使用的文字,每一个笔画都承载着民族的记忆、情感与精神传承。

仓颉小镇,不只是汉字文明的摇篮,更是一片浸染热血的红色沃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先念、汪峰、程志华、徐海东等,曾在此地出生入死、浴血奋战,他们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创建了以鄂豫陕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他们的英雄事迹,犹如熊熊燃烧的火炬,照亮了这片土地,成为激励后世奋勇前行的不朽精神丰碑。

小镇依凭仓颉造字遗迹、洛惠渠以及仓圣湖等得天独厚的文化生态资源,巧妙融合保安镇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精妙融合。中华仓颉汉字文化博览园,宛如一座博大精深的知识殿堂,全方位展示着汉字从起源到发展、演变的漫长历程,让每一位参观者都能深刻领略汉字文化的深邃内涵;主题教育拓展基地,则化身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坚固堡垒,通过沉浸式体验,让人们真切感受革命先辈们的崇高理想与坚定信仰;康体养生度假区,借自然之美与完备设施,为人们打造了一处远离纷扰、滋养身心的静谧港湾;滨河景观带,沿着悠悠河岸蜿蜒伸展,绿树摇曳、繁花似锦,为居民与游客提供了漫步赏景、放松心灵的惬意空间。

在仓颉小镇对面,悬崖峭壁之上盘曲着一条传奇的“天河”——洛惠渠。它宽深各1.7米,绵延63公里,被当地群众视作“生命线” ,更是洛南人民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伟大见证。

  洛惠渠比河南林州红旗渠的修建还早三年,修建历程艰难曲折,共历经三次。1958年第一次修建时,正值国家三年自然灾害,洛南人民天当房、地做床,自制炸药、自烧石灰,不畏严寒酷暑,炮炸老虎嘴、劈开龙山岩,在无现代化设备和精准测量工具的条件下,苦战3年凿出22公里的自流饮水灌溉渠。

 后又经两次大型改扩建,才使全长63公里的渠道全线贯通,解决了洛南县城和沿线5镇15万群众、10万亩耕地的饮水灌溉。

这里不仅是历史文化遗产和现代文明建设发展的重要见证,更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精神再现。造字遗址群、洛惠渠、唐澍殉节处、北斗导航基地等文化正是我们当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中需要发扬光大的宝贵财富。

近年来,仓颉小镇载誉无数,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陕西省卫生镇”等诸多殊荣,成为陕西省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

它恰似一颗在历史与现代交融中冉冉升起的新星,持续绽放出更加夺目、迷人的光彩,吸引着四方来客,共同探寻那穿越千年的传奇故事。

0

推荐
评论
暂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取消 写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