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经济运行向新向好
今年以来,丹凤县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八场硬仗”,围绕全市“一都四区”建设目标任务,加快推进重点项目、特色产业、文旅三产等各项工作,全县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向新向好的发展态势。
上半年,丹凤县坚持把抓项目、优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牛鼻子”和“生命线”,坚持抓大、抓紧、抓实,50个省市县重点项目开(复)工43个、开(复)工率86%,手续办结33个、办结率66%,纳规入统28个、入统率56%。“八大专班”谋划项目360个,总投资686亿元,申报6个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项目,总投资14.1亿元,6个专项债项目通过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审核,总投资7.8亿元。在全省率先制定编制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和专项规划,入库省级低空经济重点项目34个,总投资45亿元,丹凤县被授予陕西省首家“低空经济示范县”。
丹凤县加快推进产业升级,扎实推进新型特种调温纤维生产等4个工业项目建成试产,推动五谷源、新雨丹等42家重点企业扩能增效。丹凤葡萄酒成功出口美国并入选第二批“陕西非遗好物”,丹凤高新区新建标准化厂房7万平方米,新增入园企业4家,累计入驻企业64家,其中规上企业33家,入驻率达到85%。持续推进巩固衔接工作,发展食用菌2316.74万袋,新增中药材种植基地3.5万亩,肉类、禽蛋产量分别达到6118.41吨、2214吨。
丹凤县竹林关村获评全国文明村镇,寺坪镇经验入选全省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寺坪村、王塬村、许家塬村获评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第4届全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大会在丹凤县观摩。文旅三产方面,积极推进桃花谷4A级景区创建,举办全运会女排青年组资格赛、全省青少年击剑联赛等精品赛事和群众性比赛,今年首趟“美丽中国·康养丹凤”北京至丹凤旅游专列吸引500名京津冀游客深度体验,全县完成旅游接待531.1万人次,实现旅游花费32.40亿元;动员190家商户参与“以旧换新”,带动消费4000余万元。
民生保障方面,丹凤县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407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3万人,城区基础设施提升改造等10个民生实事项目开工8个,发放城乡低保、临时救助等群众救助资金7000余万元。实施城镇建设项目111个,改造老旧小区5个,实施小微公共空间整治提升项目40个,铺设天然气管网2公里,安装用户800余户。高考本科上线1207人,上线率82.16%,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