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动能强劲
近年来,商洛市紧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通过政策引领、机制创新和产业协同,推动县域经济实现量质齐升,展现出强劲发展动能。
强化机制保障,激发县域活力。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支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县区委书记重点工作月度推进会机制,通过调度工作、晾晒成绩、比学赶超,有效激发县域发展积极性。今年1—9月,全市121个省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128.66亿元。山阳县获评2024年度突出贡献县,洛南县、镇安县被评为发展潜力县,丹凤县被评为全省低空经济示范县。
优化产业布局,构建现代化体系。商洛市围绕7个县区主体功能区定位,绘制县域产业发展分布图,推动“一县一业”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通过“链长包抓+部门推进+县区落实”四级工作体系,全市五大产业集群加速成形。2024年以来,累计争取省级专项资金2.45亿元,实施首位产业项目38个、产业园区提档升级项目10个,县域首位产业和主导产业产值分别达190.72亿元、196.06亿元。
做强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商洛市聚焦“菌果药畜茶酒渔”等特色农业,培育中华老字号和省级区域公用品牌5个,柞水木耳、洛南核桃、商洛香菇品牌价值分别达53.23亿元、30.5亿元、13.12亿元。支持柞水建设木耳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商州区建成全省首个4.0版鱼菜共生示范基地。同时,“医养游体药食”全产业链快速发展,山阳县获评全国医共体建设示范县,7县区全部跻身国家或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建成精品民宿39家,举办赛事节会120多场。
推进城乡融合,增强承载能力。商洛市稳步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山阳县入选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柞水县获评全国农村电商“领跑县”。中心城区实现物业管理全覆盖,棣花古镇入选首批陕西省商旅名街。乡村振兴成效显著,投入衔接资金17.6亿元,实施补短板项目532个,32个村入选全省“千万工程”示范村,50万元以上“经济强村”达80个。
下一步,商洛市将围绕“一县一策”精准发力,支持首位产业和主导产业发展;用好“三张清单”和“六库两线一码”管理平台,提升项目落地效率;通过市县联建“招商项目共享池”,推动精准招商;聚力提升产业能级,布局特色优势产业,推动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高A级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深化“6+2”全产业链融合;持续推进城乡商业体系建设和“千万工程”,壮大集体经济,构建以县城为枢纽、小城镇为节点、农村为腹地的县域经济新格局。
赞
0